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福海县,有一片广阔的水域。那里波浪滚滚、白沙银滩,身处其中,仿佛置身热带海边。这碧波万顷的水面并不是海,而是福海县的“母亲湖”——乌伦古湖。在这里,人们亲切地将湖泊称为“海子”。
水域面积超1000平方千米的乌伦古湖是中国十大内陆湖之一,也是新疆第二大湖泊,由乌伦古湖(大海子、中海子)和吉力湖(小海子)两部分组成。从气候条件上来说,乌伦古湖每年湖水的蒸发量约8亿立方米,为改善阿尔泰地区、克拉玛依以及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其防洪蓄水调节也是一项重要功能。
新疆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
乌伦古湖作为福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当地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也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福海县把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教育、湿地保护与恢复、水污染防治等5项工程。每年利用融雪水实施生态淹灌,开展湿地修复岸坡恢复16千米,人工育苇300公顷,环湖植被恢复450公顷,芦苇复壮647公顷,水鸟栖息地恢复100公顷。此外,通过加快“环湖绿化”工程,种植树木10万株,绿化面积达140 公顷,沙化防治效果显著提升。
同时,严格实行禁渔保护,建立乌伦古湖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湿地管理站、鸟类救治繁育站、大型鸟屋、“昆虫旅馆”等549个,湿地鱼鸟数量持续增加。据调查显示,乌伦古湖区域内野生动物达21目40科101种、鱼类23种、鸟类300余种,鸟类较2017年增加204种,同比增长400%,鱼类增加1种,同比增长4%,连续观测到全世界最大白头硬尾鸭种群(全球仅存7000—13000余只)。一串串数字,无不印证着乌伦古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几只白天鹅在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觅食
近年来,随着乌伦古湖一带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湖区面积、湿地面积逐步增大,已成为迁徙候鸟飞越天山和阿尔泰山的“能量补给站”。金秋时节,迁徙的候鸟会在此停留,成为湿地一道靓丽风景。
湿地深处,天空水鸟飞舞盘旋,水中疣鼻天鹅甜蜜相依,迁徙路上的这片家园,绿意更浓。
审核专家:屠强 海洋出版社副编审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来源: 新华网科普-绿色双碳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