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喝水都胖,想必是困扰无数女性朋友的两大“无解”难题吧,看似无解,其实它们的元凶很可能就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下文简称多囊)!它已成为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差不多每15~20名年轻女性中就有一名多囊患者。饶是如此,它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些陌生,甚至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1、这个病听上去像是卵巢上面长了囊肿,我该不是得肿瘤了吧?需要开刀吗?

这个病的名称已经误导大家太多年了,不少人都把它理解为“卵巢上长了好多囊肿”,其实并非如此。

多囊的“囊”并非肿瘤,而是一堆长不大的小卵泡,在B超下就表现为一个个小“囊”,疾病也由此得名。但随着对这一疾病的研究逐渐深入,我们发现它对女性身体的影响主要在生殖(排卵障碍导致的月经不调和不孕症)和代谢(糖、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方面,和肿瘤完全搭不上边。

至于“手术”,确实有一种“卵巢打孔术”用来治疗多囊,但目前临床中极少使用,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手术问题。

但是大家也千万别听到“不用手术”就小瞧它,更不能放任不管。在医生眼里,它其实比很多能靠手术解决的毛病(比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要难伺候的多。

2、不是说多囊病人都会变胖、汗毛重吗?可我没有哎,医生是不是搞错了?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实在医生眼中,多囊患者亦是如此,因为它是一个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症候群,每一名多囊患者的表现都可以不一样:

有“环肥”,自然也有“燕瘦”(肥胖型和非肥胖型约各占一半);

有人满脸痘痘、小胡子浓密得如同“女汉子”一般,亦有人皮肤白皙光滑得让人艳羡;

有人“大姨妈”长年不来,让人怀疑这位亲戚已经和自己断绝来往了,亦有人每次月经准时得如同钟摆……

这也是该病的复杂之处,因此,不要简单地用身体外观来判断自己是或不是多囊,这么容易被你看穿,我们医生还怎么混饭吃?

3、听说这个病和遗传有关,可我妈妈也没得这个病啊,为什么我就得了呢?

没错,目前的研究结果已经确定它与遗传有关,临床中也确实碰到很多姐妹、甚至母女一同前来就诊的,但对于“遗传”的概念,怕是不少人有所误解——在很多人眼中,遗传就意味着长辈或家人患有和自己同样的疾病,甚至还得有相同的症状。

其实不然。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不代表TA一定会得同样的疾病,因为很多疾病最终发生,不仅取决于遗传,还和环境、生活方式等有关。

往好处想,多囊患者的后代如果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完全有可能不表现为多囊的。

而且,“遗传”不仅限于女性家庭成员,如果父亲有多毛、脱发等高雄激素表现的话,同样属于多囊的遗传范畴。

4、听说得了这个病就不能生孩子了,可我还没结婚呐,难道一辈子做剩女啊!

谁说得了这个病就不能生孩子了?明显是断章取义嘛!多囊患者确实存在排卵障碍的问题,导致怀孕比正常人困难了那么一些,但是——

只要能配合医生专业的治疗,调整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必要时辅以促排卵等方法,怀孕并非“遥不可及”。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没有其他导致不孕的因素存在(如输卵管堵塞、男方精液质量极差等),多囊患者的怀孕几率几乎等同于正常女性。

所以,该恋爱就恋爱,该结婚就结婚,“剩女”的锅,我们不背!

5、医生,我在各大医院看了五年多了,至今都没根治,您快想想办法吧!

很遗憾,我必须告诉你,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目前并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只要配合医生治疗,它完全可控,我们的态度是——战术上重视它,战略上藐视它!

很多病人总会问:“这个病究竟看到什么时候是个头?40岁?50岁?”

答案是:适时干预,终身管理。看清楚了,是“终身”!

所以,请不要抱怨为什么停药后月经总是不准,因为疾病特点就是如此;

请不要质疑医生为什么总是叮嘱你定期复查、坚持锻炼,因为疾病特点就是如此;

请不要埋怨医生隔一段时间就要让你服药、抽血,因为疾病特点就是如此。

请牢记,世界上最希望你健康下去的,除了家人,应该就是你的医生。所有的慢性病管理,都是建立在医患双方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上的。

内容来自:顾卓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