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糖来反映病情;对于高血压病,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血压来评估效果。那么,当患有慢性肾脏病(CKD)时,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它的严重程度呢?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我们都知道,肾小球滤过率(GFR)可反映肾脏滤过血液的能力,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评价健康人和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最好的综合指标。现在广泛应用的肾功能分期方式是2012年国际KDIGO CKD评估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所推荐的依据GFR进行分期,根据eGFR水平,将CKD分成5期,具体如下。

表1 慢性肾脏病分期

GFR是肾功能评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具有以下作用:①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CKD,是CKD重要分期标准之一;②可评估CKD进展速度;③可评估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④决定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时机;⑤药物剂量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CFR是单位时间内被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即单位时间内,双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其评估方法需要标准化,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体重标准化、体表面积标准化及体液量的标准化。

GFR的“金标准”

GFR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化验直接测出来的,需要将一种放射性药物注射入患者体内,观察动态显像,即肾脏ECT,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肾功能的“金标准”。因其设备要求高、操作繁琐、费用高、相对有创、有一定辐射性等特点,未广泛用于肾功能评估。日常使用的GFR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值等因素,用专业公式计算得来的,因无创安全,操作简便使用较为广泛。

GFR的估算公式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有学者根据血肌酐水平,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来计算GFR,称估算GFR。常用的公式包括Cockcroft-Gault公式、MDRD公式、CKD-EPI公式及改良的MDRD公式等。目前用的最多的是CKD-EPI公式及改良的MDRD公式。

近年来,研究发现,胱抑素C作为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不受炎症或肿瘤的影响,可在肾小球自由滤过且不被肾小管排泄。此外,循环中的胱抑素C仅能经肾脏清除。因此,胱抑素C有望作为一种评价GFR的新指标,但由于检测成本远高于肌酐,目前还未广泛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GFR公式虽然使用简便,但血肌酐的微小变化即可导致计算出的GFR出现很大的差异,而血肌酐值易受饮食和运动量的影响,因此,当怀疑公式计算的GFR不准确时,很有必要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做肾脏ECT。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