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刚 原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田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视力大概只有0.02。随着宝宝不断长大,视力会越来越好。如果宝宝出生后有各种眼病,比如白内障、近视、散光、或者远视,就会影响视力发育。

所以宝宝出生后,一定要观察有哪些影响视力的因素,定期到医院做视力筛查。

有良好的视力环境,再加上用心的呵护,宝宝的视力才能健康地发展。

一、正常情况下,孩子出生后几岁视力能发育成熟?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正常的视力应该是多少呢?

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对于 6岁以前的孩子,用年龄乘以0.2,就是宝宝正常的视力。

比如3岁的孩子,视力应该是0.6;4岁的孩子,视力应该是0.8;5岁的孩子,视力应该是1.0。

有的孩子视力发育到1.0以后就不长了,是正常的吗?

每个人视力发育的环境、遗传因素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比如发育到1.5、2.0,这样更好,但1.0的视力是没有问题的,最基础的视力发育标准是1.0。

二、孩子出生后多久做一次眼睛体检?

正常的孩子,半岁到一岁的时候可以到医院做一个视力筛查,用电子自动验光仪检查视力,不需要孩子配合。

有一种病叫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孩子早产,出生时分量不够,为了挽救生命要吸氧,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这种情况大概每两个月就要查一次。

如果体检发现宝宝有病理性近视,就要尽早干预。很多孩子都是快要上小学时,体检突然发现一只眼近视700度,而7岁视力已经基本停止发育了,几乎没有治疗机会了,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

儿童很多先天性眼病都是遗传而来的,比如爸爸有青光眼,奶奶有斜视,姥姥有白内障等情况,一定要带宝宝早做检查。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临床上曾遇到过的病例,姥爷是小睑裂,姥爷生的两个女儿全是小睑裂,两个女儿一个生了男孩,一个生了女孩,都是小睑裂,所以遗传因素不能忽视。

三、孩子一出生就有远视,正常吗?

孩子出生后有一定的远视,我们把它叫做远视储备,通俗地讲就是儿童视力的银行存款。

远视储备是衡量孩子近视是不是会过早到来的一个指标,当孩子的远视储备从200度,降到150度,降到100度,随着孩子远视储备的减少,近视就要开始到来了。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那么,远视储备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也不是。一般刚出生的时候有300-400度的远视是正常的,远视储备不能大、也不能小。小了就容易过早近视了,大了也不好,比如孩子出生后,有700度、800度的远视,就会造成一种病,叫弱视。

如果孩子上小学的时候,还有300度的远视储备,可以适当看电视、看电脑、玩手机,都没有问题。如果上小学的时候只有50度的远视储备了,那么一切电子产品就要尽量减少使用了。如果上小学的时候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也就是远视储备为零时,这就预示着孩子可能马上就要近视了。

所以孩子出生后,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好眼睛,让它健康的发育,在生活中要减少对宝宝眼睛不利的因素。

四、浴霸灯、小夜灯对孩子视力有损害吗?

经过测量浴霸的光照度,发现对孩子的视力还是有一些危害的,洗澡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孩子直接看着浴霸。

小夜灯对孩子也有危害,但并不是照射的危害。美国有学者做了一个研究,观察在黑暗环境下睡觉的孩子,整夜开着大灯睡觉的孩子和开着小夜灯睡觉的孩子的视力发展情况。5年后经检查,这三组孩子的近视发病率,开小夜灯组近视发病率35%左右,整夜开大灯组为42%,晚上在黑暗环境下睡觉的,只有百分之二十几。

开小夜灯有两个副作用,第一会造成孩子近视,第二会造成孩子生物钟紊乱。开着小夜灯,宝宝不知道是黑夜还是白天,有的家长说孩子每天晚上哭,白天睡觉,就是生物钟紊乱后导致了黑白颠倒。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小夜灯可以用,但一定不要连续开。另外,小夜灯可以放的位置低一点,光源位置低于孩子的视线最好,另外光线也柔和一些,就没有问题。

通宵开灯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在黑暗的环境下睡觉是最好的。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