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一户人家
外婆、妈妈和一3岁孩子
因食用野生蘑菇,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家中2只猫也被毒死
据人民网报道,从中毒症状推测,3人很可能食用了当地盛产致死率达到70%的亚稀褶红菇。
5-9月是野生菌生长成熟的季节,虽然在我省没有传统进食野生菌的习惯,但是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因自行采摘加工进食野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亚稀褶红菇为什么这么毒?
亚稀褶红菇如何分辨?
食用菌子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亚稀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主要生长于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成熟后中部呈下凹呈漏斗状,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煤灰黑色,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呈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
菌褶白色,受伤后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褶与菌柄相连)。菌柄粗短,圆柱形,污白色、浅灰白色至灰黑色。成熟过老后整个菌体都会变成煤黑色。
亚希褶红菇主要含有环丙-2-烯羧酸,剧毒且毒素稳定,加热、晾干均不能降低毒性,一朵蘑菇即可致命,主要造成横纹肌溶解。
亚稀褶红菇是非常危险的蘑菇,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
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中毒后应立即就医,救治及时可避免死亡,但肾损害严重不可修复的话,就只能换肾或靠血液透析度日了。对于亚稀褶红菇,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只能对症处理。
难以分辨
亚稀褶红菇,又称火炭菌。说到火炭菌有些小伙伴疑惑了:火炭菌不是经常吃吗?怎么会中毒致死呢?
我们平常食用的火炭菌是红菇属的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是可以吃的,亚稀褶红菇与这两种可食用菇长相极为相似,它们同属同种,经常生长在一起,只不过亚稀褶红菇是剧毒蘑菇,不能吃。
上图按从左到右分别为密褶红菇、亚稀褶红菇和希褶红菇,三者的区别仅是菌褶的疏密程度,然而疏密是相对的,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它们区分开来,要专业人员借助显微镜或者毒素检测的方法才能最后确定。
因此,预防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最好不要采食这类菌子!
若不慎误食亚稀褶红菇,中毒者神志清楚时尽快催吐,可使用手指或器具扣咽部催吐,减少毒素吸收,但孕妇慎用。同时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救治,如有剩余蘑菇样品应携带,以便医生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
注意事项
野生菌虽然美味却也暗藏杀机,目前并没有可供准确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简单办法,民间识别毒菌的方法往往不可靠、不可信。有的方法常常只适用于个别物种,没有普遍适应性。
因此食用菌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1、牢记两个金标准
• “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野生菌”一定不要吃;
• 自己不认识的菌子不要吃,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2、到正规市场购买
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食用。
3、最好不要吃杂菌
杂菌不易识别,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
4、“民间方法”不靠谱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5、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
云南人最爱吃的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会中毒,不仅会产生可能出现“小人国”这种貌似神奇的幻觉,也可能造成极端不适的幻视幻听。
6、吃菌子最好不饮酒
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也可能与菌子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有的蘑菇中含有有毒物质会抑制乙醇或乙醛的代谢而危害人体。
7、吃菌子中毒必须立即就医
凡是在吃过菌子后,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来源: 云南疾控、 中国疾控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