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主要是由尿路上皮受到细菌的侵扰而出现的炎性反应,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是有菌尿或者脓尿。该病的主要特点是发生率相对较高,并且控制难度比较大,且治愈难度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病情反复发作,极大的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也会形成一些无法预计的并发症。针对于尿路感染来说,加强细菌检验非常的重要,能够掌握当前尿路感染所形成的原因,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就目前来说,尿路感染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长期服用抗生素,但是长期服药之后会形成一定的抗药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升高。由此可见,结合目前的临床检测要求,加强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问题分析,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尿路感染的问题,为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奠定基础。
尿路感染多数都是由细菌造成的,少数的是因为真菌、原虫、病毒等引发的,这种类型的尿路感染,要在临床中先进行必要的检查,进行细菌学检测。对于疑似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尿细菌检查能够确定病原,准确的判定形成的原因,并且对检验获取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助于临床中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式,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由此可见,尿路感染中细菌检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目前尿液标本采集方法需要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能够避免消毒剂出现标本污染的现象,保证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目前来说,在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环节,分析如下问题,并采取应对的处理措施:
1.清洁中段尿:开始排尿,将前段尿排去,中段尿约10mL-20 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容器中,立即送检,2h内接种。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最常用的尿培养标本收集方法,所以也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
2.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无菌注射器直接从耻骨上经皮肤消毒穿入膀胱吸取尿液,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方法,但有一定的痛苦,患者难以接受。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该技术进行必要的优化改进,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让患者能够接受该检测的方法,也能发挥出该检测的优势,提高检查的效果和质量,为临床提供各项数据信息。
3.直接导尿:按常规方法对会阴局部进行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经尿道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可减少尿液标本污染,准确地反映膀胱感染情况。但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应逐步的发展先进的技术,避免造成患者继发性感染的问题,也能够保证检验的精度合格。
4.小儿收集包: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可应用收集包收集尿液,这种装置由于很难避免会阴部菌群污染产生假阳性,所以只有在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才有意义。如果检验结果为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使用耻骨上膀胱穿刺或导尿法留取尿液进行复检。
5.留置导尿管收集尿液:利用留置导尿管采集标本时,应先消毒导尿管外部,按无菌操作方法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操作时应防止混入消毒剂,注意不能从尿液收集袋中采集尿液。
总之,在尿路感染患者进入到医院之后,加强细菌检验分析,掌握其存在的问题,并提高检验检测的精度水平,才能快速掌握尿路感染发生的问题,了解到致病菌,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治疗效果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尿路感染细菌检验的措施,并进行相关的药物敏感度检测,加强尿路感染方面的诊断,选择最佳的抗生素展开治疗,促进治疗水平的提升。此外,加强先进尿路感染细菌检验检测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消除当前临床检验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而实现尿路感染细菌检验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便于给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消除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检验检测效果的全面提高,为尿路感染的治疗顺利开展和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提供支持。
本文作者: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陈敏
来源: 四川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