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叶猴又名花叶猴,俗称白头乌猿,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是我国特有的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头小,尾长,体型纤细,喜食树叶,成年个体周身以黑色为主,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就像戴了一顶白色瓜皮小帽,常年栖息在喀斯特石山地区,生性机警、活动灵敏,因此又被称为“石山精灵”。但其幼崽全身毛色呈金黄,成长过程中会从身体中部开始慢慢变灰,直至呈现成年白头叶猴的样貌。

白头叶猴过着家庭式的群居生活,通常由5到30只个个体组成,家庭群包括一只成年雄性,几只成年雌性及其后代。白头叶猴数量稀少,主要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白头叶猴是母系社会且不允许能近亲繁殖,因此,群体中的雄猴需要进入别的群体“组建新家庭”,本群体中也需要引入其他雄猴进行繁殖。随着保护力度的增强,近年来,其数量也在逐渐增长。

一只白头叶猴在觅食

为了对白头叶猴种群及其栖息地进行保护,我国先后建立保护站和保护区,并开创性地建设了首个灵长类动物生态廊道。动物生态廊道是连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移动或扩散的通道。生态廊道的建立方便了物种的生活、迁移和扩散,有利于减小“孤岛效应”,增加野生动植物的基因交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种植一些比较高大的乔木为白头叶猴打造生态廊道,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山头联通,白头叶猴便可以顺利迁移,原本隔离的小种群之间得到沟通,种群才得以恢复。

建立生态廊道是保护白头叶猴的有效手段,此外,还可以通过栖息地改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扩大白头叶猴栖息地和采食地范围,增加种群交流频率。白头叶猴保护区还建成一个白头叶猴食源植物园,恢复白头叶猴栖息地面积700多亩。保护区还建成覆盖面积约5平方千米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并结合人工巡护、红外相机、无人机等,构建点面结合的动态监测网络,绘制猴群分布图,建立猴群动态变化档案。在我国科学家和保护区的精心呵护下,白头叶猴野外种群得到稳步恢复增长,每年都不断有新生命诞生。截至2023年,白头叶猴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300多只增加到现在约1400多只左右。

猴群在岩壁上休憩

相信在我们的持续保护下,白头叶猴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好,白头叶猴种群数量越来越多,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都还能看到白头叶猴。

审核专家:陈睿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来源: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