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主要有以下表现:

(1)周身游走性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

(2)身高缩短、驼背:人体的脊椎多由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

但没有以上症状并不能说明不存在骨质疏松。实际上,多数骨质疏松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现异常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不能靠自我感觉,盲目拖延时间,不要等到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

对于绝经前期妇女(45岁左右)和50岁左右男性,无论有无症状,应定期去具备双能X线吸收仪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有助于骨密度变化。此外,特别要提醒大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骨质疏松并非都是原发性的,它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血液病等,这些疾病起病常常很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后果严重,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可以为争取到最佳治疗而赢得宝贵时机。


一般来说,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较低)的妇女比较容易得骨质疏松。但骨质疏松并非是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无论男女,如果骨骼健康生长,骨骼最强健的时期是20~40岁,也就是说该时期骨骼达到了最高的骨量和最好的质量,骨骼是否能达到最好状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

而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随着年龄渐渐增大,患骨质疏松或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

然而,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常常挑食或节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导致饮食钙的摄入少、体瘦,又不拒绝不良嗜好,这样达不到理想的骨骼峰值量,就会使骨质疏松这个老年病有机会侵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遗传性骨质疏松也是比较多见的;高蛋白(肉类、豆类)、高磷饮食、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的人、抽烟、酗酒者、每日服用类固醇药物大于7.5毫克,服用时间超过一年者、瘦小的人(身体质量数小于19)均是容易得骨质疏松的人群。


对于需要防治骨质疏松的人群,除了单纯补钙,还应补充维生素D。因为维生素D缺乏就很难让钙吸收,应该多吃些含有维生素D的鱼类、水果,或者服用维生素D药剂来帮助钙吸收。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盲目补钙是不可取的,应到正规医院的骨质疏松中心规范治疗。目前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且治疗不仅单纯补钙,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的综合治疗。


有人以为,钙补得多吸收的肯定也多,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因为钙的吸收通常是经过肠胃先吸收,进到血液里成为血钙,然后经过正常的新陈代谢到达骨骼,但是补钙过多就会难以吸收,变为高血钙,不利健康。

钙是保持骨骼强壮的关键物质,但并非唯一所需。防治骨质疏松的原则和目的是增加骨骼中骨基质和骨矿物质的含量,防止骨质的分解,促进其合成,缓解或减轻因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及不适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照不同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以弥补丢失的钙,但绝不是补得越多越好。

除此以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膳食、合理营养、适度运动、常晒太阳同样重要,而且是药物无法替代的。


1、均衡营养,适当补钙

保证每日膳食丰富、营养均衡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生活方式。

饮食上应多吃钙和维生素 D 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蔬菜、鱼类、蛋类、豆腐、菌菇、燕麦、奶制品等。

同时还应坚持低盐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增进食欲,促进钙的吸收。

注意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2、提倡体育锻炼,增加成年骨的储备

年轻人的骨骼对运动的敏感性比老年人强,所以 35 岁时就应开始进行有规律的锻炼,最好是负重活动,增加骨量储备。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进行适量的室外运动,既可负重锻炼,增加肌群的力度和协调性,又可吸收光照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转化,利于钙的吸收。


3、充足日照

维生素 D 除了来源于食物,还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

充足日照,建议 11:00~15:00,暴露四肢及面部皮肤于阳光下 15~30 min(取决于日照时间、纬度、季节等因素),2 次/ 周,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尽量不涂抹防晒霜,以免影响日照效果,但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免灼伤皮肤。


4、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

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保护肝肾功能,有利于活性维生素 D 的形成,有利于骨骼的矿化。


5、预防骨折

对老年患者的活动场所要做到有较好的照明,地面要干燥,以防跌伤,并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如已发生骨折,应积极手术,并推荐合理使用内固定,因为保守治疗病程长,可增加压疮、肺部感染、血栓栓塞、肌肉萎缩等危险,同时加重失用性骨质疏松,形成恶性循环。

手术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到方便术后早期活动,通过体疗、理疗、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6、注重心理健康调节

骨质疏松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常被忽略,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恐惧、自信心丧失等心理异常。

老年患者自主生活能力下降,以及骨折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也会造成社交障碍等心理负担。

应重视和关注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评估,并视情况干预,使患者正确认识骨质疏松症,帮助其消除心理负担。


来源: 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