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慧萍 万姗 王艳华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
绘图:王慧萍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
审核:黄益玲 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 副教授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五高”的特点: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经济负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为2.58%,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1704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脑卒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它有哪些危险因素?我们应该如何早期识别?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指大脑的供血动脉发生狭窄或闭塞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包括2种情况:①血栓性脑梗死,即当患者存在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时,粥样斑块会越积越厚,阻碍血液的流通,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②栓塞性脑梗死,即当栓子脱落后顺着血流运行,堵塞大脑动脉,造成相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
出血性脑卒中又称“颅内出血”,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出血性脑卒中多为高血压、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引起,其发病率低于缺血性脑卒中,但其死亡率和病残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和遗传背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运动情况、饮食习惯等。当今社会,很多人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和缺少锻炼的情况,容易引起肥胖,进而导致“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在所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罪魁祸首。有高血压的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是无高血压者的4~6倍。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如何早期识别脑卒中?
众所周知,脑卒中发生之后的情形往往很不乐观,即使通过及时溶栓和外科手术等方式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其对身体的损伤仍然是客观存在的。脑卒中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可伴有失语和偏盲。椎、基底系统短暂性脑缺血表现为眩晕,还可出现复视、同向偏盲等表现。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实际上,脑卒中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尽早识别、尽早干预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中风120”是我国学者总结的快速识别脑卒中先兆的口诀,评估内容为:看一张脸是否存在不对称、口角歪斜;查两只胳膊是否存在平行举起时单侧无力;聆听患者是否存在言语不清、表达困难。若发现以上症状中的任何一项,请记住发病时间,并且立即拨打120!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病因学的预防,患者没有得过脑卒中,但具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需要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防止脑卒中的发生。重点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并戒烟、限酒,适度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二级预防是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规范服用药物,积极治疗,以免病情再次发作,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疾病的恢复情况。另外,二级预防同样需要干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等。经过规范的预防,可以减少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参考文献
【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2):136-144.
【2】滕皋军,王维.介入放射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黄嘉燕,詹嘉茵,王峥,等.社区居民对于“中风120”认知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7):3501-3505.
【4】邓彩萍,钱桃,杨凤华.“卒中120”快速评估结合卒中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7):157-159.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