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与此同时,随着日照缩短,气温降低,树叶也会变黄脱落。对于一些小伙伴来说,“满目萧瑟”的秋季就并不是那么美好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什么是悲秋综合征?
哪些人群是悲秋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如何预防、缓解悲秋综合征?
01
悲秋综合征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上发布的文章曾提到过,有相关研究认为,悲秋综合征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一些人群在秋季和冬季更容易消耗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重增加和情绪波动。
02
悲秋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主任医师姜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下五类人群需警惕秋季抑郁:
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
2、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的“上班族”
3、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孕产妇,老年人,以及部分学龄期儿童
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
5、常年在室内工作且体质较弱、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03
如何预防
1、多出去走走感受秋天的美好
尽管秋季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情绪,但我们可以尝试寻找秋天的美好之处。
比如在休息日或者闲暇之余和朋友相约一起赏秋景、品秋茶、享受秋日阳光等户外活动,感受秋天的美好。
2、学会舒缓自己的情绪
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技巧对于预防悲秋综合征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一些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帮助舒缓身心压力,减少抑郁情绪。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小伙伴们要做到每天尽可能保障自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慢性疲劳,增大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建议小伙伴们每天争取在23时之前入睡,中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午睡半个小时。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预防悲秋综合症的关键。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在晚上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避免过度使用咖啡因和饮酒。
4、根据自身情况加强体育活动
运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释放身体中的内啡肽,提高心情。
5、调节饮食
6、多晒太阳
季节性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日照少。
可以尽可能多地让自己暴露在阳光下,去户外晒晒太阳,能使人更有精神和活力。每天至少20分钟晒着太阳扩胸。
从中医角度上说,晒太阳和扩胸都是振奋胸阳的方法,阳气的振奋是驱走心中阴霾的最好办法。
来源: 上海黄浦、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