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萧瑟树叶纷纷变黄飘落枝头让一些小伙伴很容易出现一种“莫名的悲伤”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与此同时,随着日照缩短,气温降低,树叶也会变黄脱落。对于一些小伙伴来说,“满目萧瑟”的秋季就并不是那么美好了。

最近,#悲秋综合征#冲上了微博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纷纷表示怪不得自己一到秋天就觉得“悲伤”,很有可能是患病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什么是悲秋综合征?

哪些人群是悲秋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如何预防、缓解悲秋综合征?

01

悲秋综合征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大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陈炜介绍,医学上并没有“悲秋综合征”这一说法。

但是,秋季天气转凉和夏天相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抑郁的可能性,随着季节交替体内激素发生变化,敏感人群确实容易在此情况下发生轻度抑郁或焦虑

悲秋综合征也被称为“秋季抑郁症”,是一种类似于季节性抑郁症的心理障碍,通常在秋季时出现。

它与自然光照变化身体节律和激素水平的变化等多重因素有关。“悲秋”情绪的产生,有着一定的人体生理的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

这种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诱人进入睡眠状态,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等情绪。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上发布的文章曾提到过,有相关研究认为,悲秋综合征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1、光线原因

秋季和冬季的白天时间减少,导致人体暴露在较少的自然光线下。这一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脑中的生物钟和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的分泌,如血清素和褪黑素。
2、时令变化带来的生物钟的调整

季节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导致情绪不稳定。
3、遗传因素

悲秋综合征在家族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4、季节性食欲变化

一些人群在秋季和冬季更容易消耗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重增加和情绪波动

02

悲秋综合征的高危人群

悲秋综合征的症状与抑郁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悲秋综合征更具有一些具体的季节性的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
持续的悲伤忧虑和沮丧失眠或反而睡眠过多食欲****改变,特别是对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渴望程度更加明显缺乏活力和兴趣,时常感到疲倦
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做决定社交回避和孤独感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主任医师姜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下五类人群需警惕秋季抑郁:

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

2、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的“上班族”

3、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孕产妇,老年人,以及部分学龄期儿童

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

5、常年在室内工作且体质较弱、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03

如何预防

1、多出去走走感受秋天的美好

尽管秋季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情绪,但我们可以尝试寻找秋天的美好之处

比如在休息日或者闲暇之余和朋友相约一起赏秋景、品秋茶、享受秋日阳光等户外活动,感受秋天的美好。

2、学会舒缓自己的情绪

学会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技巧对于预防悲秋综合征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一些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帮助舒缓身心压力,减少抑郁情绪。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小伙伴们要做到每天尽可能保障自己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慢性疲劳,增大罹患抑郁症的风险。

建议小伙伴们每天争取在23时之前入睡,中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午睡半个小时

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预防悲秋综合症的关键。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尽量在晚上固定时间睡觉和起床,避免过度使用咖啡因和饮酒

4、根据自身情况加强体育活动

运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释放身体中的内啡肽,提高心情。

5、调节饮食

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会出现精力不足的状况而且意志力也较薄弱。要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具有清肝解郁作用的玫瑰花或菊花茶、莲子茶。
多吃应季的食物,如莲藕、莲子、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养心安神,对缓解焦虑、抑郁很有帮助。

6、多晒太阳

季节性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日照少

可以尽可能多地让自己暴露在阳光下,去户外晒晒太阳,能使人更有精神和活力。每天至少20分钟晒着太阳扩胸。

从中医角度上说,晒太阳和扩胸都是振奋胸阳的方法,阳气的振奋是驱走心中阴霾的最好办法。

来源: 上海黄浦、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