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知道,不少笼养芙蓉鸟的爱好者,经常能培有出一些芙蓉鸟的杂交种,其中他们常用芦花黄雀或红额金翅雄鸟与芙蓉雌鸟交配。假若父本是芦花黄雀,则得到的是不鲜艳的草绿色后代;如果父本是红额金翅鸟,那么后代的羽毛常为杂色,其中明显的红色斑就是红额金翅的红色。而在芙蓉鸟的黄底色上,以前的彩色花斑显现的并不明显,可能由于雌芙蓉鸟,不是起源于野生的灰绿色型,很可能是一种纯黄色。这些鸟的混血儿很少是雌性的,并且大多数的性器官也不会成熟。但芙蓉鸟如与相近似的金丝雀杂交,就能得到有繁殖力的后代。

一般有这样一规律,凡血缘关系相近的鸟类杂交,才能得到性器官能发育成熟、有繁殖能力的混血儿,而那些双亲血缘关系较远的,其后代的性是不能成熟、是不能繁殖下一代的。

人们用雉鸡也做过类似的杂交试验,如用蒙古亚种与中国亚种的环颈雉进行杂交,彼此差别不大,杂交的后代都能繁殖,同样两种锦鸡,即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后代,以及各种鹇鸟,如著名的白鹇和黑鹇等也都是如此。人们如把鸭属与黑鸭属相配,则其后代的性可以成熟,绿头鸭与针尾鸭交配产生的后代,以及绿头鸭与斑嘴鸭交配所得的后代,其性也都能成熟。使人惊奇的是,琵鹭与白鹭二者分类地位显然相差很远,可是杂交后代却能性成熟。这种后代如与原来的亲本反交,则能形成3/4血统的很像白鹭的琵鹭。

用人工饲养的雄锦鸡与普通雉鸡交配,同样也可以得到锦鸡-雉鸡混血儿(杂交混血儿命名时,雄性鸟写在前面),但它们的杂交种,都证明其性是不能成熟的。用雄孔雀或雄家鸡与雌珍珠鸡杂交,或者进行相反的性杂交也都获得成功。但众所周知,这些后代的性也是不会成熟的,因为它们无良好的发育性腺,这类动物的羽色也不鲜艳。人们希望培养出这样一种杂交种,就是要把亲本特点传递到杂交种里去,如孔雀的华美羽色,珍珠鸡的漂亮斑点;同样用羽毛鲜明的雄绿头鸭与彩鸭杂交,或反过来相交,都能得到美丽雄鸭的底色及二者的光彩颜色,还有闪光发亮的巧克力羽色。当然这些后代的性都不能成熟,因为绿头鸭及彩鸭的分类和血缘关系相差较远。

很多鸟类如长期在一起过笼养生活,便会产生一种爱慕关系,如澳洲彩色的山鹦鹉与秧鸡的一种兰水鸡相处在一起,久之便能配对。在这个例子中,羽色中的蓝颜色可能起了刺激作用。又如南美的一种汽船鸭与非洲的瘤鸭相恋,它们寸步不离,使人很难解释。明显的是这种结合所产的蛋,不能继续发育,产生不了下一代。我国上海动物园也曾有多次鸟类不同种的杂交例子,可惜有的不成功,有的后代单只,始终没有了解它们的性是否成熟,异种结亲更是常有的事。

在分类关系中,相差很远的种类,其杂交形成的混血儿主要都是雄性的,可能是雄性受精卵容易发育,而雌性受精卵极易死亡。或者是因为只产出能孵化雄性的蛋。上述提到的例子,都是在动物园里或由鸟类饲养者所观察到的,但这些事实,恰恰证明鸟类比哺乳动物易于达到杂交的目的。后者的交配很可能是由于嗅觉起很大的作用;对于那些特别相恋而又持久配对的鸟类,其个体间的相识比大多数哺乳动物更为重要。哺乳类的雄性没有育幼的任务和责任。

可以这样说,那些容易相互配对,而其杂交后代的性又能成熟的鸟类,是分类系统上的近缘种类,它们有着共同的前辈,可能只是由于地理的隔离才分化、演变成了不同的种。相反,远缘的鸟类在笼养下,如进行种间的杂交,即使能交配产蛋,则孵出的杂交鸟,其性也不能成熟。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上述的琵鹭与白鹭既能交配又会传代。

在大自然中,能看到的细嘴松鸡与黑琴鸡的杂交,后代也是不能繁殖的。瑞典的一位鸟类爱好者,曾把雄松鸡与雌琴鸡杂交,得到一只杂交雄鸡,这只杂交雄鸡又与三年龄的雌黑琴鸡交配,得到四只蛋。后来从这四只蛋中孵出了四只小鸡,其中二只在孵出后即死亡,另外一对于55日龄时,因吃了肠道除虫药中毒而死。远东的鸳鸯与北美彩鸭的雌性是非常相像的,它们都在树洞营巢,发育上也有同缘性,而且二者的雄性也都有华丽的羽毛色彩。我们可以把它们认为是因地理隔离的同一种,而与鸭科的其他各种鸟类是真正的远缘。人们把鸳鸯及彩鸭同时放在一只大笼里,让其长期生活在一起,这样常可以看到彩鸭-鸳鸯或鸳鸯-彩鸭的配对,彼此非常恩爱,它们交配后,一同寻找营巢地点,雌体在树洞中产足它的蛋。从它们的行为上看,人们可以不必把它们关在一起,彩鸭及鸳鸯,都能保持和善相亲。可惜杂交后的彩鸭蛋或鸳鸯蛋不能发育,这在好多次试验中都得到证实。人们把任一性别的彩鸭与远缘的赤颈鸭、绿头鸭、巴哈门鸭、红头潜鸭交配,由此而得到的蛋可以孵出小鸭,只是其性总是不成熟。鸳鸯则不同,人们容易把它们与小型家鸭及其他鸭属的鸟类交配,但不易得到后代,也就是说,虽然鸳鸯能与各种鸭反复交配,但只有雄鸳鸯与雌家鸭交配才能有蛋生下,结果获得一个人工培养的新鸭品种,但这种鸭的性也不能成熟。鸳鸯与其他鸭类杂交所得的后代其性为什么不能成熟的原因,是因为杂交种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数量和配对异常造成的。鸭类、野生鸡类的各个种间分别都很相似,它们很容易形成混血鸡或混血鸭。

在鸟类和昆虫中,还发现有半阴阳的动物,即具有雄性和雌性两方面的生殖腺。鸣禽或啄木鸟,原都具有不同性别的不同外貌,但也出现半身是雄的色形,另一半是雌的色彩的个体,这种特征有时十分明显。有位鸟类学家曾检查了黄雀的雌雄同体的个体,发现这只小鸟有时是雄性,有时又转成为雌性。当它在笼中前后跳动时,能看到其胸部一侧是红色,而另一侧为淡绿色,并夹有棕色闪光。令人惊异的是,这种左右羽色各分一半的阴阳鸟,就是一半是雄鸟的颜色,而另一半是雌鸟的颜色,这在其他鸟类中也是少见的,在约一百万只野鸭、野鸡或家鸡的个体中,只能发现一只具有这种特征。据观察,阴阳鸟常常在其左侧是雌性的色彩,也确实发现这种鸟的左面卵巢还被留存着。如果除去左面卵巢或右面睾丸,则个体也可能出现相反情况,就是在左侧长满雄性的羽毛,而右面就披着不鲜艳的雌性羽毛。

(徐新杰 河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高级工程师 )

来源: 大河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