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气象部门预测,全省7~9月降水较往年明显偏少,其中洞庭湖棉区降水偏少1~2成,衡阳等棉区降水偏少2~4成。当前我省棉花正处于盛蕾和开花结铃期,是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持续高温干旱可能造成棉花出现花粉败育、蕾铃脱落加重、单铃重降低、未成熟棉铃提前开裂吐絮等问题,降低棉花产量、品质,严重地块可能绝收。为降低高温干旱对我省棉花生产的影响,减灾保收,现提出如下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1.抗旱灌溉。因地制宜,在早晚选择沟灌、喷灌、滴灌和引水等措施,清理灌溉沟渠,以灌溉水浸润棉花种植区土壤表面(畦面)为宜。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地下水源好的地方,一般每300~500亩打1口水井,作好抗大旱应急准备。

2.合理追肥。高温干旱下肥料易流失,降低利用率。合理追肥促进棉株快速封行,增加棉田荫蔽度,减少水分蒸发。施肥可在灌溉或短时降雨后,于傍晚及时追施化肥。后期可结合病虫防治,每亩喷施50~100克/亩磷酸二氢钾叶面肥,补充棉片营养,降低棉桃脱落、早衰。对采用沟灌形式的种植区,每亩可追施10公斤尿素,4.5~8公斤磷酸氢二铵。前期施肥不足,或后期高温干旱引起棉株早衰严重的地区,每亩可追施10~15公斤尿素、10公斤钾肥。在15天内持续高温干旱的地区,要以4~6天为一轮,设置定时灌水周期,“少量多次”灌水,保证棉花花蕾正常发育。

  1. 病虫防治。高温干旱下,棉花抗病抗虫能力弱,极易受害。此时应及时监测田间棉花蚜虫、红蜘蛛、叶蝉、盲蝽蟓、棉铃虫、甜菜夜蛾、黄萎病、红叶茎枯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病虫害做到“从早治、从小治”。另可采用灯诱、食诱、性诱等物理和化学技术手段,降低虫口初次发生的密度。选择针对性的药剂,对于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可使用溴虫氟苯双酰胺、茚虫威、虫螨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对于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可选用阿维菌素、螺虫乙酯和哒螨灵等内吸性或触杀型药剂。对于黄萎病和枯萎病,苗期至蕾期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或随水滴施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在病虫害防治时,还应注意保护自然天敌,优先选用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合理轮换、交替使用不同药剂;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2. 田间管理。根据棉花长势,适量使用化学封顶药剂,整枝打顶(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中耕松土(1~2次,深度3~10厘米),实现良好的株行距配置,通风降温,防治蕾铃脱落。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转移的危害。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棉花行间覆盖树枝、玉米等作物秸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对长势旺盛的棉田要提前采摘中下部棉铃,防止烂铃;对于中下部无效果枝叶要及时清除,减轻病虫害发生概率。长势旺盛的棉田要适时喷施缩节胺进行调控,塑造理想株型,防止棉花贪青晚熟。
  3. 预防旱涝。湖南地区旱后即涝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大对高温干旱应对措施的同时,也要做好后期极端天气的预防准备。加强排灌基础设施建设及日常维护,清理厢沟、腰沟、围沟等排水灌溉区域杂物。花铃期如遇雨水较多,应加强化控封顶,防止棉花无效疯长。及时关注农业、气象和水利部门的预警,因地制宜、科学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措施。

来源: 科普湖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