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在手术室外翘首以盼,心中忐忑不安?当主刀医生呼叫通知您,您所等待的手术顺利,并向您展示托盘中的“肉肉”,之后您等待病人安返病房。手术顺利做完了,究竟是什么疾病呢?切下来的“瘤子”是什么呢?医生会让您等待病理结果。那么,医生切下来的“肉肉”到底去哪了?
送达病理科
医生切下来的“肉肉”,我们称之为“离体标本”,在家属确认过之后就快速(30分钟之内)装在专门盛放标本的袋子里,浸泡在中性福尔马林液体中,之后由专门人员负责送达病理科。在病理科要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程序,最后形成一张完整的病理报告,来确定每一个标本是好的还是坏的?也就是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精准取材
“标本”送达病理科后要经过6-24小时的充分固定,之后由病理医师进行取材,病理医生要充分检查标本,判断病变所在,把与诊断相关的组织切取成2cm×1.5cm×0.3cm的小材块,之后把这些小材块放在脱水机中进行脱水、透明、浸蜡。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15个小时左右。
制作切片
标本脱水、浸蜡完成后,由技术员对每一个小材块进行石蜡包埋,这一步就把医生取好的小材块浸泡于蜡液中,待冷却后形成带有标本的模具。之后在切片机上进行3-4um切片,要把薄薄的带有病变组织的蜡片在温水中展开,捞到一张载玻片上,烘干后进行烤片。这个过程需要大约2小时。
染色成片
烤好切片后就要进行切片的染色了。载有组织的切片需要经过脱蜡、水化、染核、分化、返蓝、复染色、脱水、透明,不同组织成分被染成不同的颜色,最后封胶盖上盖玻片,病变就保留在玻璃片上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小时。
显微镜下观察
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身体的不同器官也有着不同的形状,在病理的微观世界中,身体的不同部位也有不同的模样。病理医师需要结合临床情况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镜下观察,在微观世界中仔细寻找蛛丝马迹,对送来的标本进行准确地判断,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最终形成病理报告。
发出报告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一份普通的病理报告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形成。如果碰到复杂病例或者特殊疑难病例,还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或者特殊染色进行协助诊断,多名医生会诊讨论,时间就更加延长。
一份病理报告,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既告知家属疾病的正确诊断名称、疾病的严重程度,又为临床医生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就像是生活中的法官,判定疾病的良恶性;又像是比赛场上的裁判,考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亦或是前进路上的明灯,为疾病的治疗指明方向!
来源: 唐山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