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从国际上看,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与我国在推动工业互联网方面,具有哪些不同特点?

余晓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

近几年,工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无论是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还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均提出了工业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产业革命发展战略。各国根据自身产业基础与科技实力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与特点。

美国始终坚持以前沿技术创新突破为引领,发挥其在信息技术和基础科技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并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其中的关键内容。美国拥有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布局和构建未来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前沿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以技术引领带动产业引领,这之中,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制造业数字化技术又是重中之重。例如,在美国《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战略》提出的三大技术创新方向中,有两个是数字化技术;在美国支持建设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有多个中心主要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方向的。此外,美国产业界自 2005 年即开始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探索工业互联网发展,通用电气公司、罗克韦尔公司、参数技术公司代表的工业技术巨头和微软公司、IBM 公司、思科公司、亚马逊代表的信息技术巨头都在从不同领域切入和布局,以期构建起面向未来制造业的产业生态主导权。同时,美国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涌现了如 Uptake、C3 IoT 等一大批初创性企业。

德国“工业 4.0”战略以数字化为核心,一方面加快国内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以数字化武装和提升其优势的工业装备和自动化产业,加快向全球市场拓展,其技术内涵的本质与工业互联网相同,都强调物理系统与数字空间的打通和数据驱动的智能优化。2013 年德国提出“工业 4.0”战略,将信息物理系统(CPS)作为工业 4.0 的核心技术,促进产品、价值链与商业模式的数字化与互联互通,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竞争优势。德国在工业自动化、高端制造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对不足,面对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激烈竞争,德国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将机器与互联网互联作为数字化发展的颠覆性创新技术加速推动,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新技术在化工、机械、汽车

等重点工业领域应用发展。以西门子公司、博世公司、思爱普公司等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巨头不断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使德国成为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生产技术供应国和主导市场,稳固其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导地位。

日本强化“互联工业”,以数据的连接与应用带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应对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缓解因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等问题,日本于2017 年提出“互联工业”战略,提升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的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拓展价值链,重塑日本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日本制造业拥有众多隐形冠军企业,它们以关键环节和实用场景为导向,强化数据在制造重点环节的互联互通,并尤其重视工业现场的智能化升级,部署工业边缘计算,打通从工业现场到云端的数据链和智能化闭环,从而实现从质量管控到价值链拓展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全面优化,提升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和附加价值。

我国工业互联网以供给端三大体系建设和行业应用实践为重点,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产业创新培育。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门类齐全,开展工业互联网探索与转型的需求强烈。但由于我国制造业数字化基础总体较为薄弱,国内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领域无论在企业数量、企业规模还是产品解决方案满足国内市场的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欠缺,因此我国在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开展了网络、

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通过为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应用的基础设施和平台载体,降低企业开展数字化探索的风险和成本。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把应用推广、技术产业创新培育作为重点同步推进。在应用推广方面,过去几年围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已经形成了大量探索,下一步工作中,一是如何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实践,形成从行业到产业集群、从大中型企业到中小微企业的可规模化复制推广路径与解决方案;二是如何发挥我国市场大、制造业规模大、互联网模式创新活跃的优势,在产业层面探索各种新模式新业态,打通生产与消费,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个环节,以工业互联网支撑和促进国内大循环。在技术产业创新培育方面,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不断强化信息通信技术优势的同时,探索以信息通信技术带动工业装备、工业自动化、工业软件等传统短板领域的突破提升,将 5G、时间敏感网络、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融入工业体系,实施建模仿真与数字孪生等创新融合性技术,以此带动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成长壮大。

-----摘自《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

来源: 《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