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Denovo团队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说到天然气,大家一定不陌生,现在家家户户做饭都离不开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截止到2023年,我国的天然气储量为6.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储量的10%。

天然气存储

(图片来源:veer图库)

面对巨大的资源优势,加快甲烷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能源化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甲烷除了直接用作燃料,还可以作为C1资源,也就是含有一个碳原子且可以继续转化的分子,来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如甲醇,甲酸等。

还记得我们在高中时候写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都要注明反应条件为“燃烧”,甲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没有燃烧的条件,在温和条件下能实现甲烷分子碳氢键的活化及转化吗?

答案是能!这就是是催化领域的“圣杯反应”。

与“圣杯”相关的反应通常具有极高的挑战性,它们可能需要在很苛刻的条件下进行,或者需要克服化学反应的固有难点,例如,高稳定性的化合物的活化、低产率和低选择性等。这些挑战使得实现这些反应变得困难,但如果能够成功实现,将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带来重大的突破。

甲烷分子的结构图

(图片来源:veer图库)

甲烷低温下的转化挑战

在低温甚至室温条件下,直接用廉价的氧气将甲烷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物质非常困难,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甲烷和氧气的性质。

甲烷的化学结构包含四个完全相同的碳氢键(C-H),形成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构型,甲烷的每个CH3-H键的键能高达435 kJ/mol。

我们可以将甲烷的C-H键想象成一种特别强健的弹簧。这种弹簧非常紧绷,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拉伸。在化学上,这种“力量”就是断开C-H键需要提供的能量。

这种高键能使得甲烷的C-H键在热力学上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在正常条件下极难分解或反应。另一方面,在化学反应中,活性基团通常是在极性作用下产生的(极性作用就是指一个分子有一头带正电,另一头带负电的现象),而甲烷分子的对称结构和非极性特性使其无法产生这种极性(根据分子构型,有对称面分子就没有极性),无法提供活性基团。

因此,甲烷的活化转化反应极具挑战性,通常需要苛刻的条件,如高温(600—1100℃)或者一些“极端分子”,如超强酸和自由基,来辅助甲烷活化。

所以,实现甲烷和氧气低温活化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活化甲烷的C-H键,也就是将C-H键中的“弹簧”拉伸开。

催化剂的奇迹

甲烷低温氧气活化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科学家们想到了一个好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选择使用催化剂来帮助甲烷低温活化(催化剂是一种反应前后自身不发生变化,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发生需要注入的最低能量,加快反应的化学物质)。

2023年,《自然催化》杂志报道了用25℃的特定二硫化钼(MoS2)催化剂,实现甲烷与氧气直接转化为C1氧合物(甲醇(CH3OH)、甲酸(HCOOH)和亚甲基二醇(HOCH2OH)的过程。在常温条件下,将甲烷和氧气变成了珍贵的C1氧合物,实现了4.2%的甲烷转化率和几乎100%的C1氧合物。

该MoS2是目前报道的唯一能够实现甲烷和氧气室温转化的催化剂。

这一切都归功于MoS2边缘上Mo位点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该Mo位点在水环境中对氧气具有较高的活化活性,形成了神奇的O=Mo=O*物种。这个物种使碳氢键更容易断裂,降低了甲烷C-H键的活化能,从而大大提高了甲烷的反应活性,进而实现了甲烷和氧气的低温活化。

这个发现将为未来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我们对催化剂的神奇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甲烷低温活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我国作为一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大量的甲烷储备。实现甲烷与氧气室温直接催化转化,将天然气中的甲烷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物质,能够大大提高天然气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这将为我国的能源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其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如果能够将甲烷转化为其他物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的压力。这将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带来巨大的贡献,同时展现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责任和担当。

综合以上讨论,实现甲烷与氧气在室温条件下的直接催化转化,将为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领域揭开重要的变革序幕,同时也将带来无可估量的机遇。通过突破这一技术难关,不仅能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化,还将为相关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进而加快我国在全球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进步和领导地位的形成。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舞台上,甲烷和氧气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甲烷的定向转化产值将会继续攀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美好的未来,用科学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参考文献

[1] Li, Z., Xiao, Y., Chowdhury, P.R. et al. Direct methane activation by atomically thin platinum nanolayers on two-dimensional metal carbides. Nat. Catal. 4, 882–891 (2021).

[2] Guo, X. et al. Direct, non-oxidative conversion of methane to ethylene, aromatics, and hydrogen. Science 344, 616–619 (2014).

[3] Mao, J., Liu, H., Cui, X. et al. Direct conversion of methane with O2 at room temperature over edge-rich MoS2. Nat. Catal. (2023).

来源: 中国科普博览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