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一般这种肺小结节可以为单发或者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并且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当肺内有很多小结节性病灶,良性的包括炎性假瘤、结核球、真菌感染等,恶性的有原发性肺癌或者肺内转移癌。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的逐步变为恶性,那么比较有效的检查为CT检查,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发现肺部小结节,还可以判断结节的性质,结节为良性还是恶性,大部分80%-90%都是良性病变,但是我们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因为也会有一定概率是早期肺癌,CT检查有肺小结节的情况下,一定要谨遵医嘱定时进行检查。现阶段,还有很多人们不够了解肺小结节的CT诊断须知,下面就是肺小结节CT诊断相关知识的科普,希望帮助人们了解到相应的知识。
1、CT诊断肺小结节的意义
(1) 明确肺小结节的性质:CT检查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肺小结节的形态,肺小结节的恶性肿瘤形态有以下特征,如结节边缘不规则、带有短毛特征、刺激凸起、小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牵拉征等,肺小结节的良性形态有以下的特征,如病灶内无血管、结节边缘呈现光滑、形状规则。通过进行增强CT扫描,扫描前后CT值变化幅度在20-60HU的情况下,这就提示肺小结节的性质为恶性,需要立即进行病例确诊然后切除。(2)提高肺部小结节诊断准确率: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检查逐渐被应用在临床诊断上面,对诊断肺小结节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可以更好提高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以准确观察患者病灶的大小、形状、密度等特征,给临床治疗提供比较准确的依据,还有CT检查时间比较短,操作比较简单,呈现的图像也更清晰。(3)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CT检查肺小结节,对于特征不明显的肺小结节需要进行重点随访,要是定期随访2个月之后结节有增大的风险需要立马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要是直径不变的情况下依然继续随访。对于本身为恶性结节的患者,通过CT检查的结果主治医生会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2、**肺小结节的CT检查方法
CT检查对肺内小结节有很大的诊断意义,尤其是小于1cm的肺小结节诊断率更高,因此要想提高早期肺癌的确诊率,CT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肺小结节的诊断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四种胸部CT检平扫:
(1) 常规CT平扫:在临床上属于被使用率最高的CT平扫,这种检查对设备检查要求比较低,普通CT平扫的层距为8-10mm,因此扫描速度比较快,可以很好发现肺部小结节,但是因为太宽的层距,很容易会出现肺小结节漏诊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小于10mm的肺部小结节,现在小于10mm的早期肺癌发生率不断提高。(2)高分辨率薄层CT平扫:就是层距比较小的CT检查,一般层距达到5mm被叫做薄层CT,为达到更小的层距,需要使用更先进的高分辨率CT检查。更小的层距、更高分辨率的算法和更大的矩阵会带来更多诊断信息。现阶段,对于肺小结节比较常用的就是高分辨率薄层CT检查,可以更好看清楚肺部更细小的结构。(3)肺小结节三维重建CT平扫:有很多医院针对肺内小结节开设的诊断检查项目,这种CT检查本身拥有更小的层距,一般小于2mm,对肺内小结节的分辨率更高,还有很多优势:①可以更精准检测出肺小结节的密度,可以根据比值确定肺小结节为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②可以观察肺小结节与血管之间的关系,通过血供去判断肺小结节为良性还是恶性。③可以计算肺小结节的体积,计算结节倍增的时间,这也是判断结节性质的重要依据。④可以通过计算机成像,这样可以更好直观看到肺小结节的形态、边缘等内容。(4)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种CT检查辐射剂量比较小,更加适合体检筛查和短期检查的人群。
**3、**对待肺小结节一定要走出这些误区
(1) 无法正确对待肺小结节:当患者被检查出肺小结节之后,很容易会出现过度惊恐的情况,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过于恐慌和马虎,一定谨遵医生的教诲,这样患者才能认真对待这一疾病。(2)没有谨遵医嘱进行检查:要是患者没有提供准确的病史和吸烟史、体检不够详细、不重视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咳痰时候有血并没有做相关检查,或者在留痰的时候质量不合格或造成假阳性结果,这个时候很容易影响自身疾病的诊断。因此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根据相应的检查方案,一定要严格执行。(3)随访频率不合理:有些患者在随访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随访频率,直到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他才想起开要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防止病情加重导致比较严重后果。
4、CT检查肺小结节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肺小结节CT检查的时候,需要将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去除,避免射线干扰后产生伪影,对正常人体组织图像造成很大的干扰。(2)在检查前一周不要做任何胃肠造影检查,防止硫酸钡产生伪影,会对周围正常器官组织图像造成很大的干扰。(3)需要做增强CT检查的患者,碘过敏者需提前告知医护人员,防止检查时候产生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
来源: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医学影像科 余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