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疾病认知,传播科技创新力量与生命健康希望,科学Talk将围绕疾病领域增设系列专栏,邀请临床专家与科研工作者针对具象疾病就前沿讯息、临床需求与痛点、最新科研进展、交叉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展开分享、探讨科技与临床的融合应用。

『神领意会』专栏简介:

本专栏由SATOL·科学Talk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童璐莎教授共同发起。

脑科学和医学是探究人类行为与思想的终极意义的钥匙,也是人类征服和控制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焦虑抑郁等疾病的利器。神领意会专场Talk就是针对这一人类科学的终极疆域进行探索和展示。

------

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各类精神疾病(不包含痴呆)的终生患病率为16.6%。以抑郁障碍为例,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9500万,这意味着每14个人中就有1名抑郁症患者。对精神疾病而言,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精神疾病的脑结构改变通常很微小,但伴随现代医学的进步,尤其是影像学的发展,为精神疾病早期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龚启勇教授率领团队长期聚焦精神影像学研究。精神影像学将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神经生理和精神疾病的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尤其是亚专业方向介入精神影像的发展,为精神心理疾患提供精准的干预和治疗手段。而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又如何?本期『神领意会』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龚启勇教授带来《精神影像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享。敬请锁定“科学Talk”视频号,10月19日20:00不见不散~


龚启勇,临床放射学教授,长江学者、杰青、国自然基金委“医学影像”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院长、华西医院影像学中心主任(兼放射科临床磁共振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精神放射影像”创新单元负责人。 曾任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精神磁共振学组主席、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主席。他长期聚焦脑与精神心理疾病放射影像,提出的脑行为偶联理论被评价为精神影像临床转化“milestone”,并在此基础上取得系列发现,建立精神影像体系,在国际上推动了精神影像学(Psychoradiology)的发展【Radiology 2016;281(2):357-72】,被同行称为“leader in the field of psychoradiology”【引自RSNA 2019,Radiology Today 2020;21(5):14-16】。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等。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Mental Health、JAMA Psychiatry、Radiology等发表精神影像相关论文逾百篇(含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被Nature、Lancet等引用逾万次,h指数逾100;多次上榜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并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ISMRM Society Award、OCSMRM杰出贡献奖等。受邀主编北美放射医师培训教材《Psychoradiology》(计CME学分),并任期刊Psychoradiology主编、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副主编、Neuroradiology编委。开创了学科新领域,为我国精神影像医学跻身国际一流做了重要贡献。专栏发起人及特邀主持嘉宾


童璐莎 教授

  • 浙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 国家脑防委出血性卒中专委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青年委员
  • 中国卒中学会青理会理事
  •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分会委员
  • 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秘书
  • 浙江省卒中学会青理会副理事长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临床科研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
  • 主编《协和听课笔记——诊断学》一书,参编Springer出版的英文专著两本
  • 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编审委

来源: “科学Talk”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