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李献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今年5月,一网友反映在医院检查时,被医生遗忘在核磁共振舱内近三个小时,过程中因头套固定不敢乱动,直到脚麻下机才发现检查室被锁门,致电家属联系院方后离开检查室,此事件一经报道即引起网友热议。
来源丨澎湃新闻
尽管经工作人员解释,此过程中没有电离辐射的伤害,但长时间处于密闭、狭小的环境中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影响身体健康。
事实上,密闭狭小的环境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相反,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幽闭恐惧症。今天小编就带你来深入了解一下幽闭恐惧症。
来源丨澎湃新闻
1 什么是幽闭恐惧症?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幽闭恐惧症。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幽闭恐惧症的定义如下:一种情境焦虑障碍,是以对封闭的空间如在电梯、飞机、核磁共振舱中等感到恐惧为表现特征的焦虑症。患有此病症的人可能会对诱发产生恐惧的特定对象或是情境做出相应的回避行为。
幽闭恐惧症的本质不仅仅是对所处的某一个封闭空间感到恐惧,而更是对自身处于封闭空间中可能发生的事恐惧。
那么幽闭恐惧症患者有什么症状呢?典型症状表现是:身处封闭空间时出现恐惧和焦虑的反应,比如心理的恐慌、焦虑,和躯体产生的惊恐发作。处于密闭环境时,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得感到心慌,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想逃离当前环境,还可能出现胸闷、出冷汗、心跳加速、身体发抖、感觉窒息、呼吸急促等症状,甚至昏厥。症状严重者甚至于看到一张相关的图都会隔着屏幕感到不适。
来源丨pexels
2 为什么会得幽闭恐惧症?
研究表明,幽闭恐惧症的产生不是由单一因素产生的,而是受综合因素的影响。
如个人的成长经历、心理压力、性格因素等,尤其是在幼年时的创伤性经历,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有极大可能会影响正常生活。比如幼年时期接触过分粗暴或压抑的环境,使正常的心理发育受到扭曲,难于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一般来说,恐惧症的成为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家庭教育及教养方式,如过于严厉或者教条化的教育方式会影响人的心理社会化发展,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过程。
二是性格和遗传因素,幼年时经历心理创伤、重大生活变故,或在3岁前性格表现出胆怯、害羞的个体,成年后更容易出现幽闭恐惧症。
三是生物学因素,学者研究发现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个体的突触后5-HT受体相较于普通人更敏感,5-HT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它在兴奋传导中有重要作用,5-HT受体敏感者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面对幽闭环境可能会产生较常人更激烈的反应。其他造成幽闭恐惧症的影响因素尚在研究中。
来源丨pexels
3 如何应对幽闭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这一病症进入人们视野的时间较短,人们对其的认知较浅,关注度也不够高。如果发现自己患有幽闭恐惧症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培养自己积极应对的态度,不要产生过度的畏惧和恐惧心理,积极求医,尽早干预治疗。在这里介绍几种治疗幽闭恐惧症的方法。
心理诱导法是目前心理治疗该病症最多的方法,该方法在幽闭恐惧症的预防阶段和前期治疗阶段采用,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工作者首先对来访者进行高压氧治疗,之后根据其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应进行科学的心理诱导。在心理治疗时,要让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其的关心,取得病人的充分信任。从病人的心理出发,针对病人明知不必恐惧但无法控制的特点,鼓励病人积极面对,主动克服。
二是满灌治疗法,即建立在来访者接受过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心理工作者将其突然置于恐惧的场景中,比如一个狭小的密闭空间,引导其进入恐惧的情境,不允许其逃避,该方法的优点是见效快。在反复的刺激下,来访者发现自己虽身处让自己不安恐惧的环境,但是害怕的事并没有发生,实践和事实会使其恐惧心理渐渐消退。
三是药物镇静,一般情况下推荐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轻度、有意识的镇静。但是药物治疗有可能会引起副作用,所以一般不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四是认知治疗法,即心理工作者帮助来访者分析恐惧的对象,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通过正确的认知来让来访者消除在身处特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除此之外,还有药物催眠、直接催眠、中西医结合等方法进行治疗。以上方法中最常使用的是心理诱导法和认知治疗法。轻度患者建议在发现病症的早期采取心理治疗的方式,尽早干预事半功倍;重度患者一般在医生的辅助下,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干预。具体治疗方法的确定请听取医生建议哦!
希望大家对幽闭恐惧症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避免对特定环境产生过度的恐惧心理,有效预防幽闭恐惧症。如果发现自己有相应症状也不要恐慌,积极面对,寻求医生的帮助。
来源: 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