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有很多种
还有一种让人特别“绝望”的疼痛
大多数小伙伴可能比较陌生
那就是“肾结石痛”
近年来,肾结石发病率持续增高。数据显示,我国临床发生率为10%,且复发率很高。小小的肾结石,捣起乱来却可能让人痛不欲生。
01
肾结石
一般来说,肾结石是晶体在肾脏中异常聚集而成,就像糖水冷却时,蔗糖会逐渐析出结晶成为颗粒。
常见的症状有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腹胀、血尿等。如果合并尿路感染,也可能出现畏寒、发热等现象。
02
哪些人群容易得肾结石
大部分情况下,微小的肾结石不会引起不适,一些细心的患者可能会在排尿时发现“小石头”。
但当结石长大后引起尿路梗阻,或随着活动、排尿发生移动时,患者就会感到两侧下腹部反复发作疼痛。
疼痛常常轻重不一,轻者仅为些许不适,重者极度剧烈,并向会阴和大腿放射,甚至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结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通过尿路时损伤尿路黏膜,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轻者尿色正常,仅在显微镜下找到红细胞,重者尿色变红呈洗肉水样,最严重的尿色可呈鲜红色。
4、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种,如炼钢、锻造工人;
03
如何预防
做到以下几点,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肾结石形成,防止复发:
饮食成分应根据结石种类和尿液酸碱度而定。
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摄入高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蕃茄、土豆、甜菜、龙须菜、果仁、茶叶、可可、巧克力等,以及牛奶、奶酪等含钙高的食物。
特发性高钙尿患者,应限制钙的摄入,以减少尿钙含量。
非高尿钙的复发性草酸结石患者,不必低钙饮食。如因低钙饮食致使尿草酸排泄增加而形成结石者,也不宜采用低钙饮食。
控制钠摄入,钠摄入过多可使尿钙排泄增多。高尿酸血症和高尿酸尿时要吃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少食鱼和咖啡等。
感染性结石患者,可多食用梅子、李子及蔓越莓,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酸化尿液,抑制结石生成。
2、少吃盐,每天不超过5克
3、多喝水
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邱明星表示,多喝水是防肾结石最省钱、最方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当身体处于缺水状态,尿液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浓缩,其中本来处于溶解状态的物质(如钙质、草酸盐、磷酸盐等)可能因为过于饱和而沉淀,从而导致肾脏出现结石。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
多喝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多排尿,有助于促进小如细沙的结石(小于1厘米)排出体外,减少其在肾脏或尿道形成大结石的风险。
4、定期复查体检
曾患有小结石自行排出的病人、因为结石做过手术的病人,建议尽可能的每半年去医院复查一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建议每年一次甚至是每半年一次进行常规体检;
一旦检查出有结石,哪怕不疼也建议及早就医,由医生给出专业的建议和解决办法,免得追悔莫及。
来源: 生命时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