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使用平率最高的关节,所以往往最容易受到疾病的侵犯。
肩关节疼痛常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常见的肩关节疼痛主要有:肩周炎、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等。
产生的原因:
1、肩峰前外侧端形态异常、骨赘形成,肱骨大结节的骨赘形成,以及其他原因导致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间隙变窄,肱骨头撞击到肩峰下的结构,反复撞击造成滑囊无菌性炎症。
2、由肩袖过度使用继发动态稳定性丧失而发生,或由静态稳定不足所导致,盂肱关节的过度活动或不稳引起继发性撞击症状。
反复的撞击促使滑囊、肌腱发生损伤、退变,乃至发生肌腱断裂。构成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和肩袖退变等多种病情变化。
二、错认的危害
很多人都认为肩疼就是肩周炎,常采用“爬墙”、“甩手”等自我训练方法。殊不知,和肩痛相关的常见病症中,由肩周炎导致的疼痛只有10%左右,且多见于中老年人。相反,肩缝撞击综合症和肩袖损伤导致的疼痛占了80%。
因此出现肩疼,首先要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如果肩痛并非肩周炎引起,而是由于肩峰撞击综合征引起,盲目锻炼,则会造成二次损伤,加重病情。
三、SIS的分期:
根据肩峰下组织的退变情况和肩袖的损伤程度,SIS通常被分为三期,分别是水肿出血期、炎症纤维化期和肌腱断裂期。
四、各期肩峰撞击综合征的共同症状:
1.肩前方慢性钝痛 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 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疼痛弧征仅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而且有时与肩峰撞击综合征并无直接关系。
3.砾轧音 检查者用手握持患臂肩峰前、后缘,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音,用听诊 器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肩峰撞击综合征2期,尤其是在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
4.肌力减弱 肌力明显减弱与广泛性肩袖撕裂的晚期肩峰撞击综合征密切相关。肩袖撕裂早期,肩的外展和外旋力量减弱,有时系因疼痛所致。
五、检查方法:
1.撞击试验: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
2.Neer 测试:患者手臂在肩胛骨平面(手臂向前屈 30 度)强制被动抬高,同时检查者将患者整个手臂,尤其是肱骨内旋。
主动撞击实验:一只手放在另一边肩膀上,上抬肘关节到额头,挤压肩关节前方组织。
4.Hawkins测试:患者坐位,肩前屈90°,屈肘90°,做肩关节的内旋(手往下转),如肩关节出现疼痛则可能有肩峰撞击征。
六、预防方法:
肩袖肌群为稳定肩关节作用的四块肌肉,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以及肩胛下肌。针对它们进行加强训练,可以保护肩关节的稳定性,起到预防因肩袖无力导致的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产生。
肩关节内旋:(肩胛下肌)
坐在凳子上,挺胸收腹,肘关节贴在身体侧方,腋下可以放一块毛巾固定,屈肘90°,将弹力带拉向身体的中线方向,肘关节保持位置不动,身体不要出现旋转代偿。每组15-20次,每天三组。
肩外旋:(冈下肌、小圆肌)
坐在凳子上,挺胸收腹,肘关节贴在身体侧方,腋下可以放一块毛巾固定,屈肘90°,将弹力带从身体的中线方向拉向外侧,肘关节保持位置不动,身体不要出现旋转代偿。每组15-20次,每天三组。
肩外展30°(冈上肌)
坐在凳子上,挺胸收腹,一侧手臂持负重,将手臂伸直向外打开,身体不要出现侧倾代偿。每组15-20次,每天三组。
七、推拿治疗
I期、II期SIS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
推拿治疗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常用手法有滾法、拿法、揉法、点按、弹拨等,辅以肩关节摇法、拔伸法等,作用于患者患侧肩周,可以促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修复。
来源: 康复科普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