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以“加快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农村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研讨会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乡村振兴办公室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线上参会),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田金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姚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委员会原专职委员王伟化,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席浩,以及来自全国能源及上下游企业的70余名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乡村振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同时线上有9.6万人次观看了会议直播。会议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助理、科普部主任杨永江主持。

研讨会围绕农村能源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助力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等热点议题,聚焦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深入探讨了农村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旨在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创新支持,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席浩在致辞中表示,“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已是必然趋势。广大农村地区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是落实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增长极。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任务,促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拉动产业链延伸,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是建立可再生能源多元供能体系,顶层设计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地就近开发和利用。二是提升农村智慧用能水平,推进分布式能源技术创新应用。三是健全完善农村能源普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能源革命的宣传教育,加大农村地区人才培养力度。

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姚强、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委员会原专职委员王伟化、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张益国、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与运营管理部副主任罗昕、珠海格力电器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富源等专家做专题科普报告。

杜祥琬院士在报告中指出,农村能源资源丰富,经济性好,因地制宜的分布式能源尤其重要。通过现代工业手段利用风、光、水、生物质、地热等解决目前农村能源三个落后点:原始手段利用生物质、散烧煤、固体废弃物利用的问题,提升农村能源革命的战略地位,立足城乡融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能源体系,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基于农村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式和实施路径,保障我国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

姚强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农村能源革命的背景、现状和技术路线,介绍了河南兰考试验区的农村能源实践案例,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村能源发展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农村能源革命转型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王伟化的报告从开发性金融的视角,探讨了金融助力农村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的理念、授信逻辑、框架和要点。并结合具体案例,与参会代表深入交流如何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农村能源转型和乡村振兴。

张益国在报告中介绍了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的政策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及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罗昕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电建集团在云南剑川开展“光伏扶贫”推进乡村振兴的案例,给出农村能源转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巩固拓展脱贫帮扶成果、培育壮大农村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个启示。

杨富源的报告从光储直柔空调系统在光伏就地消纳、峰谷调节、供需平衡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案例介绍。

与会专家和代表就如何助力新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取得了积极成效。

能源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发挥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快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对保障农村地区能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为从事新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会上交流技术、分享经验、启迪思维,共同研讨了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为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来源: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