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您在草坪看到的“紫花地丁”,可不一定是真正的紫花地丁,而是堇菜科堇菜属的其他物种。

图片来源:pixabay

一、如何区分紫花地丁与早开堇菜?

比如在北京,早开堇菜Viola prionantha就很容易和紫花地丁混淆,它俩不光外形相似,花期也有大程度的重叠。

这俩没开花的时候,最大的差别是叶片形态,紫花地丁的叶片狭长,接近于长圆形,叶尖比较圆钝,而早开堇菜的叶片更接近卵形,顶端显得比较尖。

等开了花以后,区分点就多了,紫花地丁的花一般是比较深的正紫色,而早开堇菜的花色比较多变,大多是偏蓝、偏浅的堇紫色,下方花瓣上的条纹通常也比紫花地丁更明显。这种条纹叫做蜜导,作用是指引昆虫更准确地降落到花中央,帮助自己传粉。

堇菜属植物的下花瓣向后延伸,形成距,它们的五枚雄蕊中会有两枚向后伸到距里,负责分泌花蜜。不同种类的堇菜,距的形态也有差异,比如三色堇的距就很短,紫花地丁的距比较细长,向下弯,而早开堇菜的距显得粗一点,向上弯。

前边所说的鉴别方法,只能用于区分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堇菜属光在中国有分布的就有一百多种,在我国其他地区,和紫花地丁相似的堇菜可能就会换成其他种类。比如在南京,就有犁头草Viola japonica、紫花堇菜Viola grypoceras等等。

二、被误译的”紫罗兰“

堇菜属植物在英文中统称为violet,经常被翻译成“紫罗兰”,这个错误应该是始于翻译家周瘦鹃。他在1925年创办过一本杂志,名叫《紫罗兰》,晚年自述杂志名是为了纪念遗憾分手的前女友,那位前女友的英文名正是Violet。

图片来源:pixabay

周先生自己描述的“紫罗兰”形态是“产于欧美各国,是草本,叶圆而尖,其端很像一颗心;花五瓣,黄心绿萼,花瓣的下端透出萼外,构造与他花不同。花有幽香,欧美人用作香料、制皂与香水”,这很明显是堇菜属植物,而不是十字花科的紫罗兰。这个能做香料的堇菜,指的是堇菜属的模式种香堇菜Viola odorata。

许多堇菜属植物都具有闭锁花现象,它们大多在春季开正常的花,通过花瓣吸引昆虫采蜜,异花传粉;而在夏秋季,经常会开闭锁花,闭锁花一般没有花瓣,自花传粉结出果实。正常花结出来的种子通常营养多、萌发快,萌发时需要光照,而闭锁花的种子营养少、萌发慢,具有油质体,可以吸引蚂蚁搬运到远处,等到第二年再萌发。

参考资料

[1]中国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2]许霖庆. 2000. 非洲紫罗兰·香堇菜·紫罗兰. 中国花卉盆景,5,23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吴昌宇 科普作者

审核:王康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