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在旅游或者逛商场时都喜欢看珍珠柜台,如今的珍珠市场可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除了白色的珍珠,也有黑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珍珠,更好玩的是,开始出现不规则形状的珍珠,甚至还有心形珍珠,这要都是纯天然生产的珍珠,得给“珍珠制造者”——牡蛎老师,颁个奖了。

为什么这么说,得先了解一下珍珠的“生产过程”。

无论是人工养成还是天然制造,珍珠的形成其实是一种简单刺激物的结果。不止是牡蛎,许多种类的双壳动物,包括比如我们吃的贻贝还有蛤蜊,在受到刺激时都有一定概率能够生产出珍珠,但只有少数能形成光亮的涂层。这其中,最擅长造珍珠的还得是牡蛎。

图片来源:pixabay

我们常常听说珍珠是从一粒沙开始孕育的,但其实,不管是什么异物都会刺激牡蛎的软组织,就像你皮肤上的碎片,或者你眼睛里的灰尘,所以,更常见的情况是,可能只是随机的一点粘稠东西,就会刺激到它们,一旦检测到某种刺激,牡蛎的软组织就开始工作了。

首先它会用一层薄的保护细胞包围进入软组织的异物,形成所谓的珍珠囊。然后这些细胞分泌蛋白质,形成一种分子胶水把沙粒或者是异物围绕起来。慢慢地,珍珠囊开始释放一层又一层被称为珍珠层的物质。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逐渐形成我们日常见到的珍珠,主要成份就是“碳酸钙”。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学,老师经常说可以把珍珠放到醋里,看会不会冒气泡,检验珍珠是不是真的。不过,从化学角度讲,珍珠其实与牡蛎壳是同一种物质。这样也就好理解了,为什么牡蛎能生产珍珠。

珍珠牡蛎种类繁多,如珍珠母牡蛎、大珍珠母牡蚝、马滕斯坦珍珠牡蛎、企鹅珍珠牡蛎斯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珍珠牡蛎子,合浦珍珠就是从中采集的。除了各种牡蛎,还有许多双壳贝类,包括国家保护动物大砗磲,还有珍珠蚌,它们都是天然珍珠的生产好手。

说起来,纯天然的珍珠都不是很圆,毕竟珍珠是由一层一层的珍珠质慢慢包裹形成的。这得是很好的牡蛎“工匠”才能做到了!还取决与掉进去的异物是什么形状的,要是掉进去一根刺,要形成一颗球状的珍珠,也是很难的,需要很长的时间。

市场上圆润的珍珠,通常是由人类培养的,这些是通过将牡蛎与其他牡蛎的组织块植入牡蛎制成的,有时是球形珠,以刺激珍珠囊的形成。通常会放在牡蛎的性腺中,因为牡蛎无法清除放入其中的任何东西。唉,不得不说,每一颗人造珍珠背后都有一枚历经磨难的牡蛎,让我们向牡蛎老师致敬!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科学边角料 科普团队

审核:刘雅丹 中国水产学会研究员

来源: 星空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