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尴尬叫

叫做“足”味酸爽

不少小伙伴可能深有体会

尤其是在一些需要脱鞋的场合

......


很多足部“有味道”的小伙伴面对这样的尴尬,也是非常苦恼,自己天天洗脚,为啥还是会有味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天天洗脚为啥还会脚臭?

经常性脚臭是“脚气”吗?

如何预防脚臭?


脚臭


可以说脚臭的“罪魁祸首”是脚汗,其实汗液本没什么味道,但人体表会有各种各样的细菌


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分解皮屑和皮肤角质层中的蛋白质、脂质等,生成可挥发物,例如“异戊酸”等,“有味道”的物质浓度过高时,脚就“臭”了。


那导致“脚汗”多的原因有哪些呢?


1. 脚心出汗多


脚心比人体其他部位的汗腺多,当人们活动增多、天气闷热、精神紧张、吃辛辣热烫食的时候,汗液就会大量分泌。有些小伙伴脚部的汗腺比较发达,因此脚汗会多一些。


2. 鞋袜不透气


如果鞋袜透气差,脚汗不能及时散发出去的话,脚部就会处于温热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的增长,成为微生物培养皿。


3. 老旧角质层过多


如果足部角质层得不到及时清理,这些角质层在汗水的浸润之下,会成为给细菌以及霉菌繁殖提供充足营养的物质,让细菌跟霉菌加速成长繁殖,导致脚臭。


4. 足部疾病


一些足部疾病也会加重脚臭的概率,比如有“脚气”,往往就会伴有脚臭的状况。因为脚气本身可以继发细菌性感染,这些细菌能分解外界产物,产生尿素、乳酸等物质从而引起臭味。


脚气


很多人以为“脚臭”就必定是“脚气”,其实这二者之间并没有那么“牢牢绑定”。脚臭可能是脚气,但脚气却不一定都会脚臭。


“脚气”又叫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它与脚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能够相互传染,同时还会伴随“痒”这种症状,需要采用药物治疗。


而脚臭和日常流汗、流泪一样,是人身体可能出现的一种生理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脚臭只是症状、表象,而不是病证、原因。


关于经常性“脚臭”会不会引发“脚气”,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必然性。


脚臭属于“多因一果”,导致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生活方式问题,有的是疾病引起的,而脚气是足癣、真菌感染。


因此,出现“脚臭”时不要直接盖棺定论为“脚气”,需要及时找到引发脚臭的原因,才能解决脚臭的困扰。


预防脚臭小妙招


脚臭虽然不算什么疾病,但总会给小伙伴们造成一定困扰,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

  • 回家后及时洗脚换鞋,洗脚后注意彻底擦干,尤其是脚趾之间的位置;


  • 脚汗太多的话可在足部洒上爽身粉以保持双足干爽;


  • 日常最好多双鞋交替着穿,一双鞋不要穿超过两天,及时清洗穿过的鞋子;


  • 每天换袜子。


2、定期清理


定期修剪脚趾甲,清理指甲缝,去除足部死皮。


3、选择适合的鞋子


可以尽量选择透气性好、大小适中的鞋子及棉质的袜子,夏天多汗可以穿着凉鞋,以帮助双足舒适、顺畅地排汗。


4、增加预防措施


脚汗严重者,可以在足部涂上止汗剂,以减少足部流汗,同时建议使用抑菌肥皂洗脚。


如果遇到脚臭“长期不愈”,或是合并脚气,需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治治疗。

来源: 水煮科技、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