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续降温

出门上班的小伙伴们

很多都给自己裹上了厚棉衣

有网友戏称进入了

“速冻模式”

根据天气预报,国庆假期之后还将有一股冷空气到来,中东部地区的气温还将普遍下降6~10℃,局地降幅甚至可达12℃。

气温下降,除了“冻手冻脚”的不适体感,往往还是脑卒中的高发期,“断崖式降温”对于体质弱的心脑血管老年患者可谓“雪上加霜”。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脑卒中”是什么?

为什么“天冷”会诱发脑卒中?

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

脑卒中,通常指一大类急性脑血管疾病,可简单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

“粗略估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出血性脑卒中约占20%。”北京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王大明教授说。

去年9月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指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同时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王大明教授表示,我国脑卒中呈现明显的“四高”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临床观察,约有50~7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情况。

脑卒中一旦发生,会对患者脑部造成损害,脑卒中的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

但是,脑卒中并非“卒”不及防,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与复发率。

降温“刺激”脑卒中

1、末梢血管收缩

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末梢血管收缩,外围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会使血中的纤维蛋白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易导致血栓形成。

2、激素分泌增加

在寒冷的刺激下,会促使体内的激素分泌增加,造成血管张力升高和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3、供血受到影响

在寒冷的刺激下,脑血管侧支循环供血会受到影响,不能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易加重脑缺血卒中的发生。

远离脑卒中

脑卒中的诸多危险因素都是可干预、可治疗和可控制的。

因此,养成的健康生活方式,积极管理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能够帮助大家远离脑卒中。

建议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里特别强调如下三点:

1、低盐低钠、高钾饮食

低盐低钠饮食

WHO和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5克。尤其注意隐形盐,如甜品、熟食、快餐、调料等。

高钾饮食

钾有助于钠的排泄,利于降压。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油菜、白菜)、菌类(蘑菇、木耳)、水果(橘子、香蕉)等。

2、补充叶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会增加脑卒中风险,HHcy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一样,已成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筛查项目。

2021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可用叶酸或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补充,预防脑卒中。

3、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血管清道夫,可清除血液中坏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远离脑梗和心梗。

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坚果类(核桃等)和鱼类(甲鱼和深海鱼)等。

来源: 健康时报、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