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家长眼里,“小胖墩儿”总是“可爱”的代名词,甚至有不少家长以自己家孩子是“小胖墩儿”而感到自豪,觉得是自己家娃不挑食、营养“特别好”的表现,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案例介绍
最近,8岁的晨晨(化名)因“脖子发黑”,洗不干净,来到医院就诊。经过营养科检查,身高125厘米的晨晨,常规体重应该在26公斤左右,而晨晨的体重竟高达48公斤!随后的“体成分”测定发现晨晨体内的脂肪严重超标,而晨晨的“脖子发黑”恰好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称为“假性黑棘皮病”。
其实,像晨晨这样的情况现在并不罕见,随着城市生活条件日益富足,加之很多家长对学龄前教育的不断“加强”,更容易忽视孩子们日常需要的体育运动量,并且大多数家长都喜欢把快餐和饮料等作为孩子们努力学习之后的额外奖赏,殊不知孩子早已营养过剩,并已经步入肥胖者的行列。
除了“假性黑棘皮病”,儿童肥胖还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其他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胰岛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维持人体血糖水平正常的重要激素。肥胖儿童一般喜欢吃各类甜食,导致胰岛素分泌越多,以控制血糖的上升。但是由于胰腺长期超负荷工作,会致使该脏器疲劳,最终引起胰岛素抵抗,慢慢地可在很大程度上过早地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如何简单理解呢,就类似于小朋友们写作业,如果每天给小朋友布置的作业都很多,多到晚上十二点也写不完的程度,那小朋友是不是也可能出现“写作业抵抗”从而厌倦学习呢?人体内的器官工作也是同理,它们也需要足够的休息,因此不能够让任何一个器官工作过于劳累,否则是会得不偿失的哦!
二、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于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肝细胞中出现脂肪大量聚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十分严重的威胁。体重偏高的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比正常体重的人群要高。
我国有研究表明,在正常体重儿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0.5%[1],而在超重儿童群体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3.2%,在肥胖儿童群体中脂肪肝检出率高达46.2%[2]。值得注意的是,在发生脂肪肝的肥胖儿童群体中,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增加均为脂肪肝发生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腰围的增加对其影响更大[3]。
一般而言,肥胖导致的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可恢复正常。例如,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增加游泳、跳绳、快走等有氧运动,控制高油、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必要时予以药物干预。当然,脂肪肝若不引起重视,也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4]。
三、性早熟
有家长在帮小朋友换衣服时发现,自己家小孩的胸部已微微隆起或已有腋毛出现。性早熟的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尤其在肥胖儿童中更为明显,现已成为很多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有学者发现,脂肪储备充足是促进性发育启动的基础,脂肪的增加可促进瘦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刺激性腺发育成熟,再次加剧脂肪堆积,形成恶性循环,增加了肥胖患儿性早熟的发生率[5]。
过早的性发育不仅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使得患儿达不到遗传身高,而且也会因身体发育与心理状态不匹配,引起酗酒、吸烟、性行为提前等问题,该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四、心理健康
在学校里,同学们往往给肥胖儿童起绰号,如“小胖子”、“胖墩”等等,这样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严重影响,容易变得孤僻、少言、性格怪异。有研究表明,超重、肥胖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家长要关注小朋友的体重,积极干预,这对小朋友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哦!
综上,肥胖带来的危害是不是很可怕呢?希望各位家长和及时关注好自己孩子身高及体质指数的变化和波动!如果家有“胖妹妹”、“胖弟弟”,应及时去营养科咨询就诊,配合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积极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让“祖国的花朵”不被体重负累,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马军,张世伟,邬盛鑫,张衡,李珊珊. 不同营养状况儿童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8(02): 109-110.
[2] 贲秀鸾,季凤华.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J]. 肝脏, 2016, 21(08): 705-707.
[3] 康如彤,钟燕,蒋耀辉,刘康香,游诚.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03): 277-279.
[4] 李华,肖延风,尹春燕,楚海平. 单纯性肥胖儿童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04): 366-368.
[5] Suh J, Choi HS, Kwon A, Chae HW, Kim HS. Effect of agricultural pesticide on precocious puberty in urban children: an exploratory study. Clin Exp Pediatr. 2020 Apr; 63(4): 146-150.
项目来源: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1DZ2301800)
作者:赵萱 牛杨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临床营养科
来源: 中国好营养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