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一辈的人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往往能够给晚辈带来很多富有智慧的建议,让晚辈们少走弯路。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似乎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老人家会变得非常“倔”,明明有些事情就是“错”的,但老人还是会死磕到底。

图片来源:pixabay

很多人把这样的老人家称为是“老顽固”,觉得老人家就是故意要刁难晚辈,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是国际老人日,我们就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聊一聊有时候明明是“错”的事情,老人家们为什么非要坚持。

“倔”是因为“硬件”功能下降如果一个人在客观上来说是错误的,可是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我们将此称之为“不知者无罪”,而如果这个人明知道自己是错的,却还是一意孤行,这可以说是“固执己见”。固执己见虽然算不上是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但对这方面的研究却不少,因为这与我们大脑中的执行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执行功能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高级认知功能,用来控制和协调各种复杂的认知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功能,例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合理地安排工作以提高效率、控制饮食来保持健康、从一个任务迅速切换到下一个任务等等,执行功能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图片来源:pixabay

多项脑科学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皮质会最先开始退化,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这三种人群之间往往在前额叶功能效率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而当我们完成一些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时,前额叶总是会随之变得很活跃,而当前额叶逐渐退化,人们的执行功能也开始变差,说明前额叶与执行功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篇发表在《发展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则发现,前额叶及其执行功能的减退,可能是老年人变得固执己见的重要原因。研究者招募了两组被试,一组是 20~35 岁的年轻组,另一组则是 45~65 岁的老年组,并用神经心理学测验来探究两组被试的执行功能差异,例如自定顺序指示任务、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和鲍德斯迷宫测验等,其中重要的评估指标就是持续性错误(Perseveration error),指的是持续犯同一种错误或明知是错误但仍然坚持。

自定顺序指示任务

被试面对一组物品,要求在一系列轮次中按照特定规则依次选择物品,然后在下一轮次中选择另一个物品,同时要避免选择以前选择过的物品。如果被试选择了之前选过的物品,说明犯了持续性错误。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

被试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卡片进行分类,例如按颜色、形状或图案等,但是随着任务的进行,规则会在不告知被试的情况下变更,如果被试还是用原来的规则对新的卡片进行分类,说明发生了持续性错误。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鲍德斯迷宫测验

被试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迷宫,如果被试多次走进同一个死胡同,就是一种持续性错误。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年轻组被试,老年组被试更容易发生持续性错误,他们确实能理解任务的规则,但是由于前额叶功能的减退,导致他们的执行功能也变得更差,表现为认知灵活性的下降,所以他们更难接受并灵活地切换到新规则,而是更加坚持自己原来的规则和想法。

因此,有时候老年人会表现得很倔、固执己见,其实并不一定是他们不理解或不认同新的观点和做法,而是由于自身认知功能的减退,导致他们思维的转换会变得效率更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切换到新的轨道上来。

我老人家不要面子的啊?除了执行功能的减退以外,认知自我维护也是导致老年人有时候固执己见的重要因素。认知自我维护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信息或情境时,倾向于维护自己的认知一致性和自我形象的行为。这意味着人们会有意或无意地选择信息、思考方式或信念,以使它们与他们已有的观点、自我概念或自我价值感保持一致,而忽略或排斥与之相悖的信息或观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下降与老年人的权威角色开始出现矛盾,使得有些老年人面临着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水平的下降。

图片来源:pixabay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否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认知自我维护则是保护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水平的重要方式,所以有时候老年人哪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错”的,也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以此维护认知一致性,避免自尊心遭受打击。但这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因为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水平的下降很容易导致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用自我维护的方式来防止自尊水平的下降,这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长辈很固执,晚辈该咋办?

当我们发现家里面的老人家变得很固执,第一反应可能是埋怨和嫌弃,但如果我们可以退一步来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早晚都会面临认知功能的衰退,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晚辈口中的那个“老顽固”,我们也会为了保持自尊心而“固执己见”,也会受到因年龄和心理因素所带来的限制,导致我们有时候并不那么灵活,不那么容易接受新一代的观点。

因此,老年人的固执并不是“不知好歹”,而是年龄增长带来的正常现象,更需要的是来自年轻人更多的情感支持和互动,经常跟年轻人交流的老年人在思想上会更趋于年轻化,思维更加活跃,能够很好地减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同时也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水平,甚至还能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另外,鼓励家里的老人家多出去参加团体活动,积极保持良好的社交频率,接受更多新的观点和信息,也能让他们的认知变得更加灵活。总而言之,有时候老人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固执”,他们只是更加需要时间,以及相互理解与支持。多花时间和老人家聊一聊、玩一玩,也许你会发现,老年人似乎也没有那么“老”。

参考文献

[1]Daigneault,S.,Braun,C.M.,& Whitaker,H.A.(1992).Early effects of normal aging on perseverative and non‐perseverative prefrontal measures.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8(1),99-114.

[2]Tesser,A.,Crepaz,N.,Collins,J.C.,Cornell,D.,& Beach,S. R.(2000).Confluence of self-esteem regulation mechanisms:On integrating the self-zoo.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6(12),1476-1489.

[3]Tavares,D.M.D.S.,Matias,T.G.C.,Ferreira,P.C.D.S.,Pegorari,M.S.,Nascimento,J.S.,& Paiva,M.M.D.(2016).Quality of life and self-esteem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Ciencia & saude coletiva,21,3557-3564.

作者丨ACC心理科普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唐义诚 北京中科普心理 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副主任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