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秋、国庆假期,相信很多朋友已经或正准备出游了。在出游期间,大家除了要带好必备的日用品外,还有可能会出现头疼脑热,腹泻等状况,如果又恰逢目的地较为偏远,身边备有相应的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的这篇科普,就来为大家总结一份备药清单和一些用药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你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假期!

外用消毒

出门在外,有时候一不小心磕磕碰碰是非常常见的问题,特别是皮肤出现创口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可能会造成发炎,脓肿等问题,后续处理会更复杂而且还容易留疤影响美观。

建议大家在外出时应该带一点创可贴(有各类尺寸),碘伏棉棒,以及无菌纱布等外用医药品,在出现擦伤或小伤口时,可以及时进行消毒和初步的包扎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碘伏棉棒的消毒剂碘伏贮存在中间的塑料管中,从红线处掰开一头,药液会流入下方的棉签头,注意在掰开的时候,手不要接触另一端的棉签头,以免引起污染,在消毒伤口时,也要注意先进行初步的清创后再用棉棒消毒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句,酒精擦个手,消毒一下皮肤、日用品是可以的,但外伤创口不提倡直接用医用酒精消毒,因为刺激很大,尤其对小朋友来说很不友好。而且,乘坐部分交通工具时酒精携带是有限制的,因此咱还是提前备一点碘伏。

感冒发烧

外出游玩时,气候变化,人群聚集,都会增加病毒的感染可能性,感冒,流感,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感染等,都有可能会出现,这些病原体都会引发呼吸道感染的问题,应对一些常见的感冒发烧等问题,在旅途中常备一些药物也是很有必要的(在人员密集场合,佩戴口罩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治疗病毒感染的处方药,我们就不推荐了,因为这些药应该就诊后由医生来开处方。如果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大家可以考虑用这几种常用药。

图片来源:pixabay

1. 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这两种退热药的安全性都很好,退热效果也不错。家有儿童的可以备口服混悬剂,三个月到六个月的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六个月以上的儿童两种药物都可以用。两种药用一种就可以,不能叠加使用。

2. 复方感冒药

这类药物往往含有退热药、抗过敏药物、止咳药、黏膜减充血剂等多种成分,对改善感冒症状效果不错,常用的有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氨酚美芬片等。注意这类药物一般不宜用于2岁以下的小儿,由于药物中含有退热药物,不能和前述的退热药一起服用,以免用药过量引发不良反应。

上述药物都是缓解症状的药物,如果出现高热不退、服药效果差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消化问题

外出游玩时,饮食也容易带来健康问题。暴饮暴食带来的消化不良、不洁饮食带来的腹泻等问题都是很常见的。因此,随身带一些药物也是很有必要的。

消化不良可以考虑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如果出现肠道菌群紊乱,还有小儿腹泻,也可以使用乳酸菌素片或益生菌制剂进行调理改善。

治疗腹泻比较常见的药物是蒙脱石散,这个药物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病原体,减轻腹泻程度,同时还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由于它的安全性较高,因此使用人群也较广泛,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一般都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止泻药。需要注意的是,该药物可能会影响其他药物的吸收,如果要同服其他药物时,应注意尽量间隔一定时间服用。严重腹泻时还可以考虑服用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降低引起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抗过敏、皮肤保护

如果去日照强烈地区进行游玩的朋友,即使是金秋季节,也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晒,强烈的阳光不但会晒黑皮肤,还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加大皮肤受损风险,可选择 SPF30 以上的防晒霜,也可以做好物理防护。总之,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皮肤受到阳光紫外线的过度照射。

饮食,气温变化,花粉等都有可能引起过敏的问题,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在注意做好防护的同时,建议可以带一些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具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抗过敏药物服用后可能会产生嗜睡的不良反应,服药后应避免驾驶车辆

慢病用药

本身就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朋友,在旅途中也要按医嘱服药。出发前应该随身携带足够的治疗药物,控制好慢病才能够更好地畅快游玩。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慢病用药如果出现漏服的情况,时间短的可以补服,要是已经到了下一次服药时间,直接服用常规剂量就好,不需要补服前一次的剂量,以免药物剂量过大、引发安全风险。对此,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分格带标记的便携药盒,吃没吃药一目了然。

上述谈到的一些常备药物,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外出时考虑适度准备。介绍的这些药物,多数都是非处方药物,能够针对轻症问题进行缓解改善为主的药物,对于不熟悉的药物,用药前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用药。如果出现较严重的问题或者突发的紧急健康状况时,应该及时就医,千万不要贻误治疗时机。此外再次提醒自驾的朋友们,部分药物可能影响驾驶安全,如有疑问务必咨询医生。

最后,祝大家国庆快乐。

祝大家准备的药全都用不上,用~不~上!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