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安徽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
1985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刻的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陈示"四个大字。碑文约400字,是当年在巢县任知县的陈炳所颁示的禁约。禁约计为四条,第二条即提到倒七戏。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倒七戏这一剧种名称在130多年前已经出现,而且对其产生年代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线索:即倒七戏这一剧种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小戏,另有别称花篮戏、采茶戏、灯戏、二小戏、三小戏、和州戏、倒祭戏、稻季戏等。当时在皖中大别山一带,是各种民间歌曲小调进行融合的地方,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等民间剧种都在此传播,在太平天国时期,形成了三小戏,而后吸收了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而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庐剧。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定名为庐剧。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和花腔小戏几种,本戏以爱情、公案等为主要内容,折戏是从本戏中抽出的精彩部分,花腔小戏以小喜剧和闹剧为主。较有影响的庐剧剧目包括《彩楼配》、《药茶记》、《天宝图》、《柴斧记》、《借罗衣》、《打芦花》、《讨学钱》、《休丁香》、《雪梅观画》、《放鹦哥》、《卖线纱》等。庐剧在安徽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以六安为中心,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带有山区特色,称为“山腔”;下路以芜湖为中心,音乐清丽婉转,细腻平和,显出水乡风味,称为“水腔”;中路以合肥为中心,音乐兼有上路、下路的特色,明快朴实,自然清新。
庐剧的唱腔主要是来源于民间,皖中大别山一带具有非常丰富的民间小调、歌曲和声腔,如古庐州的秧歌、莲花落、门歌等民间小调,庐剧的唱腔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民众欢迎。唱腔主要分为主腔和花腔两大类。主腔既用于抒情也用于述事,主要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为主要唱腔。而花腔则是用于民间小戏,曲调轻快明亮。唱腔板式丰富,偶有帮腔,称为“吆台”,渲染舞台气氛,乡土味很浓。
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唱时,一般都站着唱,随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动作,大的舞蹈动作都是唱完一段后,随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舞蹈起来。传统的庐剧唱腔只有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艺人称"满台锣鼓半台戏",足见锣鼓在庐剧艺术中的地位。
早期庐剧演员身兼数角,轮番替换,还要兼打锣鼓。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庐剧班社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剧目不断丰富,脚色行当也相应增多,分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据传,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 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庐剧是徽剧支系之一,发展至今,从当初的“小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具有地域文化标签的小戏。庐剧除了在唱腔上吸收了地方民歌小调、山歌、情歌、麻城“高腔”等的音乐,不少剧目中融汇进了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观念和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庐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庐剧已积累了上百个传统剧目和传统曲牌,形成了一套精巧的操线功夫和完整的演出规范,极富感染力和地方特色。它作为地方剧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庐剧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庐剧的演出场所也由初期的祠堂、戏台发展到大型的舞台。
庐剧代表人物:
王本银,(1906-1990)小名小锁子,艺名小庄锁、王三俏、王老本,庐剧演员,扮旦角,原籍肥东县关家庙(现名永安乡)。王本银出身贫苦,五岁丧母,与姐姐王巧云随父亲生活。父亲王而传,除了租种两斗田外,主要以剃户头为生。王而传无师自通,喜唱倒七戏。晚间无事,常被邀至附近小戏班子演唱,扮旦角,也能有些收入。他在庐剧艺术改革有开创意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的演出中,扮演祝公远一角,获得好评。之后在塑造《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讨学钱》中的老先生,而蜚声庐剧界。
丁玉兰,庐剧女演员。安徽肥东人。出身艺人家庭。幼年随父学戏,十二岁拜师学庐剧。工青衣、花旦。曾在皖中一带演出。1949年参加合肥市平民剧社。建国后,历任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安徽省庐剧团演员,合肥市庐剧团演员、副团长、名誉团长。擅演剧有《休丁香》《秦雪梅观画》《玉簪记》《双丝带》等。
孙邦栋,安徽合肥人。全国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庐剧届小生行当的标志性人物。
鲍志远,新中国成立后庐剧文艺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她和孙邦栋先生联袂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上世纪至今庐剧代表性剧目之一。
黄冰,男,汉族,1959年生,安徽芜湖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庐剧名家孙邦栋先生,主工小生。其表演成熟,技艺和功底扎实,声腔洪亮圆润,真假声运用自如,既继承庐剧传统特点,又有新意和突破。代表作品有:《恩仇记》《十五贯》《秦香莲》《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来源: 数字化科普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