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晚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医学院正和建工学院踢足球联谊赛,比赛进行到下半场时,建工学院的陈老师在猛踢一脚后便倒地不起,其他师生赶紧跑到陈老师身边,发现他已经脸色煞白、嘴唇发紫,呼吸和心跳也都很微弱。

“我们立刻拨打了120,并让陈老师处于平躺状态,同时开始寻找操场附近的AED”

一起踢球的浙大一院研究员曾浔和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助理研究员潘熠斌马上对陈老师展开急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俩人依然心有余悸“我们真的很紧张毕竟第一次在现实中遇到这种事”

120接通后,在学生们冷静的描述下,调度员吴海明快速知晓详情,立即通过视频电话形式指导现场师生对病人急救。“快一点!快一点!每秒至少两下,向下按压至少5厘米深”调度大厅内,吴海明清晰地讲出急救动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在球场上曾浔与潘熠斌,一个负责人工呼吸,一个负责心脏按压,一刻不敢停下。

四五分钟后,AED被学生们带到现场,跟着调度员的指挥和AED的频率,大家持续进行急救,直到救护车抵达、医生接手才结束。此刻陈老师已经有了自主意识,经紧急治疗,呼吸心跳慢慢恢复,这时,师生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根据接诊医生反馈,60岁的陈老师心脏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可能是一个触发事件,导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能够救回来的概率不到1%,多亏在场的人及时采取了急救措施并正确使用了AED,陈老师才能够化险为夷”

什么是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迫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心脏骤停怎么急救?

当猝死发生在我们身边时,针对这一紧急情况开展有效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抢救方法,称之为心肺复苏术,英文缩写为CPR。在我们国家每年发生心脏骤停人数约为54.4万人,平均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这种突发事件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人体各个器官都会缺氧,我们的大脑,一旦缺氧四五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尽管之后恢复心跳,也有可能变成植物人。因此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是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每拖延1分钟,伤员的生存机率就降低10%

据调查,我国大城市院外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仅为1%左右,然而发达国家平均在10%左右,部分城市和地区则高达30-50%。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公众急救普及率低,现场第一目击者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难以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为专业医疗机构的救治创造条件、赢得时间。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项容易掌握并可对伤员进行快速有效救治的操作,近年来国家也在积极推广和普及。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1:胸外按压

操作步骤:确认环境安全、识别心脏骤停、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尽早开始CPR、早期除颤。

(1)环境安全:首先,在帮助别人时,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确认现场环境安全,适宜抢救,比如先疏散周围的行人,如果在马路上,一定要放警示牌,让其他车辆绕行。

(2)判断:接下来我们开始判断反应,我们跪在地上,拍拍病人的双肩,并靠近耳旁,大声呼喊。此时病人如果没有做出反应,我们要将其衣服打开,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同时通过触摸颈动脉判断脉搏。我们需要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非专业人员可以不检查)。正常情况下,大家伸出2个手指放在脖子中线两侧,就可以感受到颈动脉。这个地方离心脏比较近,所以搏动也会很有力,一旦心跳骤停,便无法感受脉搏搏动。

如果病人无反应,胸廓无起伏,动脉无搏动,我们就要立即进行CPR了。

(3)启动急救反应系统:以我们个人的徒手之力救助生命,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一定要找周围的人帮助。指定身边人拨打120,明确所在的位置,另一个人去取自动体外除颤仪。目前,在郑州公共场所,如地铁站等均已投放自动体外除颤仪了。

(4)尽早开始CPR:①胸外按压位置就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要用我们的掌跟进行按压,双手交叉翘起,前臂与上臂伸直不能弯曲,上肢与病人的身体垂直用力往下按,成人按压深度 5~6 c m。频率是每分钟按压100-120次。②开放气道,通气前,我们要先清理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我们一般采用仰头抬颏法,对于可能存在颈椎损伤的伤员,采取托颌法。③人工呼吸,在开放气道的同时对病人进行吹气,吹气时要用手捏紧病人鼻腔,施救者用自己的嘴包紧病人的嘴,然后均匀缓慢的连续吹气2次。吹气时注意不要深吸一口气,猛烈吹出,而是应该平静吸气缓慢送气,看到病人的胸部隆起即为吹气有效,每次吹气时间不小于1秒,吹气量大概500到600ml。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应以30:2的比例进行,即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人是儿童或者婴儿,单人施救的按压和呼吸比例和成人一致,如果有两人同时施救则按压和呼吸的比例应该变为15:2,也就是每15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5)早期除颤(自动体外除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可以自动分析心率,确定发病者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如果需要,则自动进行电除颤。

▲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下半段

▲一手掌根置于按压位置

▲两手交叉握紧,四指翘起1

▲两手交叉握紧,四指翘起2

▲双臂伸直,垂直向下按压

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2:人工呼吸

方法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两种,即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鼻呼吸。

1.口对口呼吸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2.口对鼻呼吸

当患者有口腔外伤或其他原因致口腔不能打开时,可采用口对鼻吹气,其操作方法是:首先开放患者气道,头后仰,用手托住患者下颌使其口闭住。深吸一口气,用口包住患者鼻部,用力向患者鼻孔内吹气,直到胸部抬起,吹气后将患者口部张开,让气体呼出。如吹气有效,则可见到患者的胸部随吹气而起伏,并能感觉到气流呼出。

心肺复苏做多长时间?会不会造成伤害(把病人肋骨按断)?

如果您身边遇到了呼吸和心脏骤停的病人,请对病人给予持续的按压和吹气,直到其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者有专业医务人员到场接手救治工作。心肺复苏术操作起来很消耗体力,所以在救治过程中医务人员到达之前,一定要积极寻求周围人员的协助和配合。

我们在做CPR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担忧,施救过程中会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比如把病人肋骨按断等,需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呢?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所以,遇到需要救援的人,请您勇敢的上前施救。

综合来源:人民网、大河网、科学百科等

来源: 人民网、大河网、科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