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婷婷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太空探索范围越来越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载人航天迈入新阶段,天宫空间站建设进入决战决胜之年;运载火箭升级换代,进入空间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围绕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等科学主题,发射了多颗空间科学卫星。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的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专题讲座于9月15日下午,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吴季走进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开展了题为《空间科学与航天技术的新发展》的科普讲座。
吴季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曾任“地球空间双星探测技术”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萤火一号”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负责人,大家熟知的“悟空”“墨子号”“慧眼”和实践十号均出自该科学卫星系列。
回顾人类进入太空的历史
讲座中,吴季院士以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公式切入,讲述了1926年科学家罗伯特·哈金斯·戈达德发明首枚液体燃料火箭,"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如何成为世界知名火箭喷气推进专家;1961年宇航员加加林成为首次进入太空之人;1972年人类最后一次登月。之后,国际上持续开展近地轨道空间探索,宇航员在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1998年国际空间站建立。而中国1992年起步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天宫空间站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此外,2024年底,我国将发射巡天望远镜。这一个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空间科学的发展史,也激励学生们向那些富有求知精神的科学家们学习。
宇宙未知空间亟待探索
吴季说,人类进入太空已经60多年了,通过空间飞行器平台,人类对宇宙、太阳系以及我们的地球都有了全新的认识,然而,仍有很多重大的科学问题没有得到答案,等待我们去探索。“宇宙还在加速膨胀的过程中,会产生暗能量;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转,银河系中间有一团看不见的暗物质,拉着星系不被甩出去。系外行星中有没有宜居的星球,这些也是人类需要探索的未知空间。”
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吴季表示,光球表面出现一些暗区域,当黑子出现时,太阳表面温度会从6000℃降低到4000℃左右,2000年后,人类通过卫星发现日冕物质抛射会对地球产生危险。大磁爆也对人类产生威胁。
为什么我们要去太空旅游?
60多年来航天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进入太空的门槛,以及研制卫星的成本正在降低,大学、民企开始进入航天领域,在政府航天投入以外,随着载人商业航天的发展,普通人实现太空旅游不再是梦,技术创新也推动了进入太空成本的降低,25万美元/次的太空旅游项目正在发展,近期将变成现实。月球轨道旅游项目也正在设计,已有第一个用户。
吴季认为,太空旅游可以将成千上万的人带入太空,直接感受太空给人类带来的启示。在那个制高点上,人的思想观念变化会对人类的发展带来更大影响,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的形成。“到了太空,人的情感会被强烈地缩放——亲情、友情、家国情,会被无限放大;名利、得失、恩怨,会被无限缩小。”
听完吴季院士的精彩讲座,学生们表示,对航空航天以及宇宙探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产生了许多好奇与想象,他们纷纷举手提问,吴季都一一细心解答,并鼓励学生们在扎实基础的同时,还要保持好奇,积极思考,培养自己的科学志趣,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院士专家以专题讲座或报告会形式巡讲各区中学,通过院士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同时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对科学怀有一颗好奇的赤子之心,激发他们为祖国科学事业发展而献身的动力。
来源: 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