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独木成林吗?在热带雨林地区有种奇特的现象,是北方朋友们接触不到的,它就是桑科榕属植物,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榕树为什么会“独木成林”?这就要从热带雨林说起了,雨林地区常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因此土壤中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但氧气的含量又比较少,榕树为了满足自身呼吸的需求,会在茎和枝条上长出气生根。气生根可以在空气中获取氧分和水分,当气生根接触土壤后就会变得粗壮,成为榕树的支柱根,而支柱根又可以支撑树枝不断地往外生长,最终形成“独木成林”的现象。

除此以外,榕树还有一个奇特的用途。在印度的乞拉朋齐——一个全球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在这里,普通的木桥是难以抵抗大雨的。于是当地的居民会用气生根这种生物工程来造桥,他们先用槟榔树的树干做成一个简易的支架桥,再把两岸的气生根牵引到支架桥上,等气生根完全缠绕住后就会变成一座自然的桥梁。这个自然的桥梁不会因为大量的降雨而垮掉,反而会因为雨水的充足越长越坚固,所以也被称为“生命之桥”。

但是,榕树对于其他木本植物来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由于榕树的种子比较坚硬,一般鸟类吃了以后会在短时间内排出体外,这就极有可能把种子排泄在其他植物身上。接下来,榕树就会在这个植物身上进行“绞杀”。

在绞杀初期,榕树只会把这个植物“抱住”和平共处。到了绞杀中期,榕树为了更好地生长,就会扎破植物的树皮来吸取水分和养分,同时压在支撑植物上造成其负担过重。最可怕的是绞杀后期,被绞杀的植物会因此而腐烂死亡,所以榕树也被称为“植物杀手”。

另外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有一些榕树的种子会掉在自己的身上,还有一些气生根,会把自己缠住。您觉得,它会进行自我绞杀吗?请留言告诉我们你的见解!

出品:科普中国智惠农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兴隆热带植物园 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 光明网

科学性审核: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监制:秦晓威 战 钊

统筹:谢 翔 武玥彤

策划:魏 来

出镜嘉宾:黄景平

拍摄制作:赖宇豪

封面设计:涂子怡

来源: 光明三农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