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蛇盘疮、缠腰龙,爬满一圈要人命。”在民间被传的神乎其神的蛇盘疮实际上是带状疱疹。其长在皮肤上,类似水痘,但是个头不大,看起来像是一连串又红又紫的水疱。那么,这种病真的是长满一圈,神仙难救吗?
分析
带状疱疹究竟是什么病?
有何症状表现?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HZ)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常出现在年龄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中[1]。
临床特征:典型HZ可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皮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53%)、颈神经(20%)、三叉神经(15%)和腰骶部神经(11%)相应的皮节。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亦可见眼HZ、耳HZ、顿挫型HZ、无疹型HZ、中枢神经系统HZ、内脏HZ、泛发型疱疹、播散型HZ等特殊类型。
疼痛是HZ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又称疱疹相关性疼痛(Zoster-associatedpain,ZAP)。HZ急性和慢性疼痛均属剧烈疼痛,可能更甚于分娩阵痛、脊椎损伤痛、类风湿关节炎痛、慢性癌痛等[2]。
临床症状占比由多到少依次为疼痛95.5%、虚弱56.0%、发热31.1%、头痛30.3%、眼部不适27.3%、瘙痒24.2%和晕眩5.3%[3]。
带状疱疹究竟都有哪些种类?
(1)眼带状疱疹
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单侧眼睑肿胀,也可表现为双侧;结膜充血,疼痛常较为剧烈,常伴同侧头部疼痛,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疱疹及外耳道疼痛。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顿挫型带状疱疹
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
(4)无疹型带状疱疹
仅有皮区疼痛而无皮疹。
(5)复发型带状疱疹
指非首次发生的带状疱疹,其在免疫正常人群中较为罕见,在免疫受抑者中复发率更高。与首次发病相比,复发型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不确定,临床表现及疼痛程度可轻可重。
(6)中枢神经系统带状疱疹
侵犯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7)内脏带状疱疹
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8)泛发型带状疱疹
指同时累及2个及以上神经节,对侧或同侧多个皮节产生皮损。
(9)播散型带状疱疹
恶性肿瘤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病毒经血液播散,导致除受累皮节外全身皮肤出现广泛性水痘样疹,常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还可出现VZV视网膜炎、急性视网膜坏死及慢性进展性脑炎等并发症。约10%的播散型带状疱疹病例可合并内脏受累,病死率高达55%[4]。
带状疱疹病因、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VZ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α科,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3型。它是一种DNA病毒,是最小的人类疱疹病毒。VZV仅有一个血清型,人是VZV唯一的自然宿主。
VZV可经飞沫和(或)接触传播,原发感染主要引起水痘。VZV可沿感觉神经轴突逆行,或经感染的T细胞与神经元细胞融合,转移到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并潜伏,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VZV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被再激活,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突转移到皮肤,在相应皮节引起带状疱疹[5]。
带状疱疹长满一圈就会死人?
带状疱疹的发疹特点是沿单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红斑和簇集性水疱,皮疹一般不会超过躯体中线,更不会长到对侧,所以在临床上几乎看不到带状疱疹沿一圈分布。患者通过积极的早期正规抗病毒治疗,皮损在两周左右都可以完全治愈,小部分患者会遗留后遗神经痛,但不会危及生命。
由此可知,带状疱疹属于传染性皮肤病,本身不是致命性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是由原发病如艾滋病继发,可能会因原发病导致死亡。
哪些人群会比较容易得带状疱疹?
HZ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发病率总体波动在0.19/千人年-10.4/千人年之间,多发于50岁及以上、女性、免疫功能低下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1)年龄是影响HZ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HZ发病率越高,ZAP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Kawai等分析发现,HZ发病率从50岁开始明显上升,>60岁人群发病率达(6-8)/千人年,>80岁人群发病率达(8-12)/千人年,到85岁时约半数人有≥1次HZ发病史[7]。
(2)中国北京市调查数据显示,经调整后女性HZ发病率(2.4/千人年)高于男性(1.7/千人年)[8]。
(3)常见慢性基础性疾病是HZ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合并慢性病的患者HZ疼痛更为剧烈和严重。有基础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HZ急性期和发病1个月时的疼痛强度显著高于无基础性疾病患者[9]。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也容易得病,包括骨髓和干细胞移植、HIV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癌症等患者与一般人群HZ发病率(4.8/千人年)相比,免疫功能低下人群HZ发病率高1.67-8.96倍(8/千人年-43/千人年)[10]。
带状疱疹一生只会得一次?
答案并非如此。
一项26个国家130项HZ流行病学研究数据的综述显示HZ复发的风险为1%-6%[11]。免疫功能低下是HZ复发的危险因素,一项队列研究发现免疫功能低下者HZ复发的风险为普通人群的1.4倍[12],在携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 muno deficiency virus,HIV)的个体中复发率高达13%-26%。
美国一项队列研究对2007-2008年HZ患者随访至2016年,报道HZ复发率为10.96(95%CI:10.18-11.79)/千人年,10年复发风险为10.26%(95%CI:9.36%-11.23%)[13]。日本一项针对HZ复发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对1.2万名≥50岁中老年人跟踪3年发现,HZ发生401例,其中341例为原发性,60例为复发性[14]。中国北京市一项研究随访发现HZ复发率为11.1%(24/217)[8]。
得病后如何缓解疼痛?
疼痛常贯穿带状疱疹疾病的全过程,建议对不同程度的疼痛选用不同的镇痛药物。轻中度疼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曲马多;中重度疼痛可使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具体用法见表1,或选择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或羟考酮等。
表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
有何预防措施?
带状疱疹最好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的方式是注射疫苗。除注射疫苗外,日常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 预防方法一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增强体育锻炼,提升机体免疫力;注意保暖,身体受凉后免疫力降低,应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加强营养,尤其是老年人,应多吃新鲜瓜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肉蛋奶等高蛋白食物,应注意少吃多餐,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同时,应避免熬夜,熬夜可降低机体免疫力,我们应当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 预防方法二
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式。疫苗有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ZVL)和重组带状疱疹疫苗(RZV)两种。
2019年5月我国批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针次,2023年1月31日获批上市国产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1针次。
中国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发生或复发,降低带状疱疹病情严重程度及PHN风险。疫苗接种后免疫保护作用持续至少7年[15]。对70岁以上老年人保护效力高达91.3%,接种4年后保护效力仍有87.9%;对70岁以上老年人PHN预防的有效率达88.8%。
结论
“蛇盘疮、缠腰龙,爬满一圈要人命。”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首先,带状疱疹一般不会超过躯体中线,几乎看不到带状疱疹长满一圈;其次,带状疱疹本身不是致命性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但如果是由原发病如艾滋病继发,可能会因原发病导致死亡。
作者:王芳 李臻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医师
审核:贾滨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 ( 12) : 1033-1040.
[2] KATZ J,MELZACK R.Measurement of pain[J].Surg Clin North Am,1999,79( 2) :231-252.
[3] BABAMAHMOODI F,ALIKHANI A,AHANGARKANI F,et 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herpes zoster,its comorbidities,and its complications in north of Iran from 2007 to 2013[J].Neurol Res Int,2015,2015: 896098.
[4] 出自:中国带状疱疹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5] GERSHON AA,GERSHON MD,BREUER J,et al.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and 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J]. J Clin Virol,2010,48 ( Suppl 1) : S2-7。
[6] SCHMADER KE,LEVIN MJ,GNANN JR JW,et al. Efficacy, safety,and tolerability of herpes zoster vaccine in persons aged 50-59 years[J]. Clin Infect Dis,2012,54( 7) : 922-928.
[7] 熊梅,骆志成.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 7) : 144-148.
[8] LU L,SUO L,LI J,et al.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n herpes zoster disease burde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Beijing,China[J]. Hum Vaccin Immunother,2018,14( 11) : 2632-2635.
[9] HARPAZ R,ORTEGA-SANCHEZ IR,SEWARD JF. Prevention of herpes zoster: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 ACIP) [J]. MMWR Recomm Rep, 2008,57( RR-5) : 1-30+34
[10] CHEN S-Y,SUAYA JA,LI Q,et al. Incidence of herpes zoster in patients with altered immune function[J]. Infection,2014,42 ( 2) : 325-334.
[11] KIM YJ,LEE CN,LEE MS,et al.Recurrence rate of herpes zoster and its risk factor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J Korean Med Sci,2018,34( 2) : e1.
[12] YAWN BP,GILDEN D.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 [J]. Neurology,2013,81( 10) : 928-930
[13] TSENG HF,BRUXVOORT K,ACKERSON B,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herpes zoster in immunocompetent,unvaccinated adults ≥50 years old: incidence,complications,hospitalization, mortality,and recurrence[J]. J Infect Dis,2020,222( 5) : 798- 806.
[14] NAKAMURA Y,MIYAGAWA F,OKAZAKI A,et al. Shozu Herpes Zoster Study Group.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 features of recurrent herpes zoster ( HZ) [J]. J Am Acad Dermatol,2016, 75( 5) : 950-956,e1.
[15]Schmader K,Oxman MN,Levin MJ,et al.Persistence of zoster vaccine efficacy.In:Programs and Abstracts of the 48th Annual Interscience Conference o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and 46th Annual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 Meeting.Alexandria,VA;2008.1310-1322,2009.
文章和文内图片由“科学辟谣”(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引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