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

手机似乎已经成为

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有一个习惯可能会对我们的

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就是在上厕时所

“玩手机”

不知不觉间如厕的时间越来越久......“拉粑粑的时间玩手机一时爽,日积月累就惨兮兮”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排便时间太长的危害

很多小伙伴喜欢在上厕所时看书或者玩手机,偶尔一两次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长久下去却会悄悄损害身体健康,增加患肛肠疾病风险。
1、容易造成便秘
排便时玩手机,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会干扰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使得原本产生的便意消失。
没有了便意,粑粑就拉不出来。没拉出来的粑粑在肠道里积累下来,容易变得坚硬和干燥,这样会导致排便困难,长久下去可能会形成慢性便秘
2、容易生出痔疮
关于“排便时间太长会引发痔疮”的说法目前有2种:

“静脉曲张”****:因为排便时,人会用力挤压腹部,导致腹压升高,而排便的时间如果太长,升高的腹压会阻碍静脉血液的回流,使得肛门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容易造成静脉曲张,生成痔核,最终诱发痔疮。
“肛垫下移”:人体肛管的黏膜下方有一层肛垫,肛垫就好比气门芯,它富有弹性,可以收缩,负责打开或关闭肛管,以此来控制排便。但如果排便时间太长,腹压长时间处于升高状态,会导致肛垫的弹性减弱,下坠形成痔疮。
3、站起来后容易晕倒
坐着或蹲着排便时,血氧集中在下半身。如果排便时间过长,突然站起来时,脑部容易供血供氧不足,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血”,眼前出现暂时性发黑、眩晕,甚至晕倒、跌倒,导致骨折,严重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上厕所最好别超过多长时间?

当粪便积累到一定体积时,会通过直肠刺激传输至大脑皮层而产生排便反射。正常排便时,会将储存的粪便一次性排净,一般只需3-5分钟,排便结束后不再产生便意。
但是,当肠道环境发生变化或出现病变时,正常的肠蠕动减弱,增加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肠道粘膜会过度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使其变得更加干燥,出现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过长。最终,就会导致便秘以及痔疮等疾病的发生
通常建议每次大便的时间为3-5分钟内,如果超过5分钟还没有便意,应马上起身,等有感觉了再去厕所。

大便总是时间久怎么办?

大便时间太久可能会引发很多疾病,如果你的排便过程总是需要很久,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培养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可以让排便更规律,排便过程更顺畅。可以选择一天的某个固定时间(如早上起床后、早餐后或其他时间)如厕,这样身体会逐渐适应,一到固定时间就会产生“便意”。
2、多运动
缺乏运动的人,腹肌会比较无力,排便就使不上劲儿,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久坐,“动起来”才能预防和改善便秘。
建议大家每周运动3~5天,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跳舞、打球等,建议小伙伴尝试增加腹肌训练,让排便更加有力。

3、均衡饮食
便秘人群应多摄入粗粮,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如苹果、香蕉、菠菜、火龙果和猕猴桃等带籽的水果。同时,还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食用过多辛辣食物。

来源: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