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帮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家里“掌勺的”在去超市采购时发现,货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盐,井矿盐、湖盐、海盐、低钠盐、加碘盐、无碘盐……
面对货架上不同类型的盐,“挑哪种”不由让人犯了难。盐买回去后,还要谨慎别“吃过量”,不然还容易给健康带来隐患。
哪些信号提示盐吃多了?
我国食盐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井矿盐、湖盐、海盐。据中国盐业集团,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
▼海盐:将海水引入盐田后经日晒、蒸发、结晶而成;
▼矿盐(岩盐):从盐矿床开采而来,岩盐深埋于地下100米~3000米处。
盐的种类虽多,价格不一,但按照“营养成分表”主要标注的就是这三种:钠、碘、钾。具体该怎么选?
1、低钠盐——重体力劳动、肾病患者不建议吃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丁霞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高温作业者、重体力劳动强度工作者、肾功能障碍者及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等不适宜高钾摄入的人群应慎用低钠盐。
2、加碘盐——适合大多数普通家庭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盐多为加碘盐,之所以在食盐中添加碘,是因为我国曾是碘缺乏病流行严重的国家,1996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
3、无碘盐——这两类人不建议食用碘盐
浙江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宋向阳2017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有两类人不适合食用碘盐: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
(2)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
2、使用天然香辛料“以鲜代盐”
葱、姜、蒜、鲜辣椒等的味道丰富,柠檬汁、番茄汁等蔬果原本的酸甜味,能很好的增添食物风味,减少对盐的依赖。
3、科学使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
“低钠盐”把一部分钠盐替换成了钾盐,含钠量是普通食盐的60%-70%,因此也叫“低钠富钾盐”。
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需要耐心逐步培养的。
口味比较“重”的小伙伴,可以先从“少放点盐”开始,慢慢习惯后,我们的味觉对咸味的敏感度会变高,“重口味”的“盐瘾”可能就不再是困扰我们健康生活的难题了。
来源: 健康时报、人民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