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绿会)GBIF工作组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平台录入并发布江苏锦屏山石苇数据,供参考及下载。
图源:GBIF
图源:周翀
2023年9月1日下午,中国绿发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简称绿会BCON)连云港保护地志愿者周翀先生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山东山进行生物多样性考察时,观测并记录植物物种:石苇,数量1000余株。
石苇(学名: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别名石樜、石皮、金星草、石兰、生扯拢、虹霓剑草、石剑、金汤匙、石背柳等。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写作石韦,因经常出现在石头上,而叶片看来如皮革。
石苇是水龙骨科、石韦属中型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通常高10-3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渐尖头,淡棕色,边缘有睫毛。
石苇喜阴凉干燥的气候,附生于低海拔林下树干上,或稍干的岩石上,海拔100-1800米。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北至甘肃(文县)、西到西藏(墨脱)、东至台湾。在印度(阿萨姆)、越南、朝鲜和日本也有。
石苇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多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本草图经》、《纲目》、《闽东本草》等。
公民科学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也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重要贡献者。中国绿发会GBIF工作组通过GBIF数据平台,来助力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
编译:Sara
审核:Daisy
编辑:Tommy
来源: 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