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热搜引起了小编的关注——高三学生3小时吃下4片止痛片,被确诊急性肾衰竭。

据了解,不少家长觉得因为腿疼、牙疼这些“小毛病”就带孩子去医院会耽误学习,常用的止痛药安全系数高,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可以放心服用,在孩子这儿疼、那儿痛的时候先吃上止痛药扛一扛,周末再去看病。于是,出现越来越多关于“药物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学生病例。

为什么止痛药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常用的止痛药全称叫做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环氧化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前列腺素维持肾血管扩张的效应,引起髓质小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间质纤维化,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血尿、水肿、呕吐、恶心等症状。

研究显示,常见的可以引起肾损伤的药物包括抗菌药、抗病毒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药、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利尿药、抗骨质疏松药和一些传统中药如关木通等[1]。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药物的肾毒性损害:

药物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如何应对?

对于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及时就医并准确诊断,进行恰当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如果患者突然发生少尿、无尿、水肿,有明确的用药史且可排除其他导致肾损害的原因,再结合肾功能检查,基本上就可以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第一时间要停止使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并且尽量避免再次使用该药物及同类药物,急性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一般停用导致急性肾衰竭的药物后1~7 d肾功能可以得到恢复,若停药后肾衰竭持续进展,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后再进行下一步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小结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恰当地服药会给身体带来损伤,尤其是肾脏,大家一定要注意谨遵医嘱服药,对于上文中提到的有肾毒性损害的药物应该重点关注。青少年身体不舒服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切勿拖延,以免耽误病情,实在不想耽误学习可以选择夜间门诊,切忌自行购药给孩子服用。

最后想跟大家强调一下,也不要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讳疾忌药”,研究表明,药物性急性肾衰竭多由用药频率或用药剂量过大导致[3],只要按照医嘱服药,一般不会出现药物性肾损害,对于长期服药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医生也会安排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药物性肾损害的发生。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