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浩渺的大海、郁郁葱葱的森林、姹紫嫣红的花朵……地球之所以如此生机盎然,主要得益于水的滋润。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辽阔的海域、汹涌的波涛,绘成了地球蔚蓝的底色。那么,问题来了,“水球”也会缺水吗?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表面总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千米,而海洋就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1%。也许这还只是一个表象,若是论及海水的体量,那更是令人震撼呢!

如果把地球设想为一个表面光滑的“地球仪”,那么把所有的海水覆盖到“地球仪”的表面,就会变成一个平均水深2700米的“水球”。身居“水球”还喊缺水,是不是有点故弄玄虚?更何况,被称为陆地的面积大约为1.49亿平方千米,只占到地球表面的29%。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一耕地,也只是陆地的一部分。

要论体量,地球上的水着实不少,然而能被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水量就少得可怜了。地球上的水总共约有14亿立方千米,海水约占97.47%,淡水只占2.53%。

而这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数字,由于封存在南北两极冰雪中的淡水,以及分布在土壤和深层地下的淡水都不能被利用,所以实际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其实少之又少。

说起干旱,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我们通常所说的干旱,指的是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气候现象。对于许多地区来说,民间通常有“十年九旱”的说法,这说明了从古至今干旱的普遍性。

水是生命之源。就拿人体来说吧,在一个成年人的机体内,水占到了65%以上。然而,每个器官的含水量有所不同。水分在脑髓中占75%,在肌肉中占76%,在血液中占83%,在骨骼中占22%……有资料显示,一个人在完全不喝水的情况下最多能活一周左右。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对水的依赖度很高。俗话说:“有水无肥一半谷,有肥无水望天哭。”这说明水是农作物的命根子。生产1千克小麦需要消耗513升水,生产1千克水稻需要消耗1000升水。

干旱造成河湖干涸、饮水受限、粮食减产,无疑是地球生命的噩梦!在过去的10年中,全球因干旱造成的农作物损失总计达30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将有5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

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正把人类引向一个更炎热、更干旱的世界。大家或许会认为,干旱主要是对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危害,对现代都市影响不大!的确,农业是用水的主力,不过当今社会有哪个行业能够离得开水呢?

就拿工业来说,发电得需要水吧。先不说水力发电,就是火力发电也需要不少水呢!2016年,火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1.8%,每千瓦时发电量耗水1.3升。2020年,国家要求火电厂每千瓦时发电量耗水降至1升左右。

在化工行业,水更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并参与传热、冷却以及其他化工操作。在交通运输行业,内河在航运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更何况,我们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水。粮食和水果的种植需要消耗水,肉制品和牛奶的生产所需的水量更多。生产1千克鸡肉需要4325升水,生产1千克羊肉需要5521升水,生产1千克猪肉需要5988升水,1千克牛肉需要15 415升水……生产250毫升的牛奶需消耗255升水,生产250毫升的啤酒需要74升水,就连一张A4纸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都需要消耗10升的水。

城市生活用水所需的量也是很庞大的,从饮食用水到城市绿化,从洗车行业到生活污水排放……哪一个环节缺水都会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

所以,无论我们身居何处,缺水或无水都是一场生命危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农业领域,应当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工业领域,提倡智慧用水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城市和工业用水要走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道路,开展污水处理利用、地下管道检漏防漏以及开发海水和雨水利用等,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和设备,提高水的利用率,以缓解淡水短缺的矛盾。

南水北调工程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黄淮海流域的总面积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15%,人口占全国的1/3,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5%,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来解决黄淮海流域的供水问题因此显得十分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布局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用水需要。因此,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

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极大地缓解了北方的水资源短缺,从而让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线的百姓喝上了长江水。

来源: 江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手册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