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始终是一种具有战略性的特殊商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生存的底线。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势头如何强劲,我们始终坚持粮食安全战略,守护着最基本原则一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既然粮食安全这么重要,那我国又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的?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粮食自给率高。目前,我国的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基本实现自给,确保了主粮绝对安全,谷物自给率超过95%。在口粮方面,我国一直坚持以自主生产、自给自足为根本准则。而且自古以来,我国都有重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传统,粮食生产能力强,依赖进口程度较低。

第二,粮食储备充足。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也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余粮相当充足。水稻储存有1.2亿吨,小麦储存有1.4亿吨,光是储存的粮食就够全国人民吃上一年。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千克左右,远咼于人均400千克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第三,对外依存度低。虽然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但主要以大豆、粗粮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 400万吨,分别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和2%,主要起到改善消费和品种调剂的作用。当然,我国粮食也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优质稻谷和小麦供给不足,玉米也存在生产和需求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但大豆不属于主要粮食作物,因此对国内粮食安全不构成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以上数据说明,不管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不敢说中国老百姓能吃好,但至少是不会饿肚子的。

粮食生产需要有足够的耕地,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又怎么能生产出够吃的粮食呢?

早在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这是一个在充分评估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发展以及未来人口增长水平之后,经过精心测算,为了维护我国粮食安全而提出的耕地红线。在18亿亩耕地保持良好的情况下,即使遇到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局部生产有波动,全国不会都颗粒无收,就避免了粮食产量的大起大落。

18亿亩之外,还能“挖掘”出更多的粮食耕种面积吗?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还有着15亿亩盐碱地!这是被忽视的巨大土地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团队已将海水稻种到了海拔2800米的青海省格尔木市河西农场。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它们普遍生长在盐碱地,具有耐盐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图片来源锐景创意)

中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但这样的成就主要靠的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农药化肥的高强度使用,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要改变中国粮食产业的这个现状,必须依靠“科技兴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研究,一方面要不断改良育种技术,获得更优良的品种;另一方面要通过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和高效农业。

粮食保供的“定海神针”

我国还有粮食保供的“独门绝技”,在关键时刻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首先,我国拥有完备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其次,我国还针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引起的粮食市场异常波动,建立了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通过不断加强、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应急体系建设,我国不仅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也成功应对了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挑战的关键时期,也有力保障了各地特别是重点疫区的粮食有效供给。

来源: 江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手册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