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海杰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审核:阎升光 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教授

每到假期都是孩子们满心向往的快乐时光,家长会带着孩子们尽情吃喝玩乐,冰激凌、炸薯条、碳酸饮料俨然成了孩子们在假期的标配。然而,尽情吃喝带来的肥胖问题,家长们注意到了吗?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18岁以下人群)肥胖已成为全球卫生健康问题。诸如孩子“白白胖胖”才健康,小时候胖一点长大后就瘦了之类的观点已经过时。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通常情况下,儿童肥胖的发生往往受父母的影响较大,那么,关于儿童肥胖有哪些需要家长们注意的问题呢?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儿童多“重”才算胖?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目前,根据体重、身高和年龄进行体脂评价的方法较多,国际上常用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指标,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2,单位是kg/m2。针对儿童体重判定,推荐使用表1的体重指数标准。

注:均值为正常体重平均值,其未达到超重BMI值为正常体重波动范围,可根据儿童身高做适当加减。

儿童肥胖有哪些危害?

一直以来,儿童肥胖问题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在长身体,胖点挺好的,越胖越结实。殊不知这些错误的观念会对孩子造成怎样的严重影响。儿童肥胖问题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影响颜值,其还会对儿童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生理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超重肥胖儿童成年后更容易肥胖,也更易发生糖脂代谢紊乱,引发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并增加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风险;肥胖还可影响孩子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增加性早熟、女孩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风险。在心理方面,由于“胖小孩”常常会给人以“笨拙”的印象,在生活中经常会受到同龄人的嘲笑,久之就会不喜欢集体活动,产生自尊心受伤、不自信,甚至自卑、孤僻的心理情绪。儿童时期是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敏感性和脆弱性较高的阶段,如暴露于高危环境中,易产生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如何避免儿童肥胖问题的发生?

随着对儿童肥胖问题的深入研究发现,95%的肥胖儿童属于单纯性肥胖,即肥胖的发生主要受父母教养、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这说明除了与遗传、胎儿期营养过剩、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外,儿童肥胖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孩子自身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因此,想要避免儿童肥胖的发生,家长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即“管住嘴”和“迈开腿”。

“管住嘴”:家长们可以根据《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给孩子们设计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规律饮食,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们还要特别注意控制孩子高脂、高糖、高能量食物,如含糖饮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的摄入。这些零食往往是一吃就停不下来,也容易造成儿童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

“迈开腿”:对于肥胖儿童而言,运动减肥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运动可以燃烧身体中的脂肪,尤其是有氧运动,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还能够增加血液循环,刺激心肺功能,减轻体重,增加体能。因此,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慢跑、游泳、跳绳、球类等,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长们在倾尽一切为孩子付出的同时,是否考虑清楚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爱”。从现在开始,管住孩子们的“吃喝”,给孩子们的健康“助力”,就是为他们的美好未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潘杰.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对策研究进展[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3, 38(02): 97- 121.

[2]夏燕琼,林惠芳. 儿童肥胖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J]. 江苏卫生保健,2022(10): 37.

[3]邓贞志,刘峥. 儿童肥胖与心理健康关联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3, 34(01): 21- 25.

[4]赵红伟. 学龄前儿童肥胖相关行为与父母教养行为的关系研究[J]. 包头医学,2022, 46(02): 5- 7.

[5]高磊滔. 促进青少年运动减肥的劝导式设计策略研究[D]. 安徽工程大学,2022.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