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谓辐射。其实,辐射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充斥在每个角落。因为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向外扩散的现象,而这个世界只要温度超过绝对零度(零下273.15℃)的地方,就有能量,而宇宙中还没有发现也不可能存在绝对零度的地方,因此辐射无处不在。

辐射有两类,一类是电磁波,一类是粒子。电磁波频率由低到高,波长由长到短划分为无线电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在电磁波谱中,除了可见光可以被人眼看到以外,其余波段的电磁波人眼都无法看见。可见光以下频率的电磁波可谓无处不在,如一支蜡烛,一块石头,一件衣服,都会有辐射,但这种辐射由于波长长频率低能量低,一般对人体不会产生大的伤害,被称为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主要辐射主要以电磁场的形式传播,通过电磁场,让周围物质内在的粒子运动提速,这样物质就会产生热量,让受体温度升高,如阳光和炉火照射到人体上,人们就会感到发热。这种热只要不到达某种程度,就不会对机体产生伤害。

宇宙中这种辐射是最普遍的辐射,无处不在,如各种光照、反射、家用电器的各种无线电波、微波(wifi)充斥在我们周围。但这种非电离辐射由于密度小功率小,我们几乎就感觉不到,许多年过去也不会伤到一根毫毛。因此,这种非电离辐射只要不是密集的集中照射,如集中强光照射,就对人体无害。

在电磁波谱中,对人体伤害于无形的是电离辐射,也就是处于高频段的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这些电磁波由于频率越来越高,传播其能量的光子单个能量就越来越大,这些光子在冲击有机体时,就会将组成机体细胞的原子中的电子撞走,从而让这些原子变成了离子。

原子呈中性,不带电,离子就带电了,意味着细胞的分子结构遭到了破坏,DNA等重要的生命物质发生了残缺或变异,从而让生物致病、致癌,甚至迅速死亡。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可见光的频率为4.2×10^14~7.8×10^14赫兹之间,也就是光子每秒震动约400万亿~780万亿次之间,紫外线的频率则可达到7.8*10^14~5*10^16赫兹之间,光子震动就在每秒780万亿~5亿亿次之间;而γ射线则可超过恐怖的3×10^19赫兹,光子震动每秒就达到3000亿亿次以上。

因此,γ射线是最厉害的电离辐射,可以致命。

与电磁辐射相对应的另一种辐射是核辐射。核辐射又叫粒子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这种粒子流高速冲击周边物体,可以将物体原子中的电子,甚至击碎原子核,形成强大的电离辐射。

这种电离辐射与高能电磁波导致的电离辐射方式不一样,高能电磁波是不带电的中性光子,由于能量大冲击导致的电离,因此也叫间接电离;而核辐射导致的电离,是由于质子或氦核、电子等带电粒子形成的高速射线冲击,对目标粒子实施电离。

核辐射有三种方式,即α、β、γ辐射。α射线由氦核形成,外照射穿透能力很弱,只要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如果吸入人体危害很大;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会形成烧伤,但穿透能力也小,只要距离稍远,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危害就不大。

伽马射线实际上就是高频率电磁波,能够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很远。

实际上,不管是电磁辐射还是核辐射在自然界都普遍存在,但由于能量小危害都不大,只有在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够大范围地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多大能量的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呢?

辐射计量单位很多,如贝克、焦耳、居里、拉德、雷姆等,这里介绍一个常用的基本单位,叫西弗,字母表示为Sv。但西弗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相当1kg体重吸收1焦耳(J)的能量。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采用毫西弗(mSv)或微西弗(μSv),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Sv=1000mSv,1mSv=1000μSv。

我国发布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制规定为,一般情况:全身均匀外照射50mSv/年,眼晶体150mSv/年,其他单个器官或组织500mSv/年;特殊照射:一次不大于100mSv,一生不大于250mSv;应急照射:一次不大于250mSv。

一次性短时辐射量低于100mSv时,对人体没有危害;100~500mSv时,人们不会有感觉,但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减少;达到1000~2000mSv时,出现较轻的射线疾病,出现疲劳、呕吐、食欲减退、暂时性脱发、白细胞红细胞减少;达到2000~4000mSv时,人体骨髓和骨密度会受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大量减少,出现内出血、剧烈等症状。

辐射剂量大于4000mSv时,会危及生命,但依然可以救治;大于6000mSv时,救治比较困难;大于8000mSv时,基本没救。

根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2000年和2008年报告,全球天然电离辐射源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2.4mSv(典型范围为 1mSv~13mSv),据有关方面发布的信息,我国电离辐射源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平均值大约为3.1mSv。

据国家生态环境部《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指出,我国居民所受的电离辐射中,主要来自天然辐射,占94%,其中来自宇宙射线辐射占11%,来自陆地γ辐射占16%,氡、钍及其子体占52%,其他占15%;人工辐射占6%,主要来自医疗检查的辐射。

许多人对医疗检查的辐射谈虎变色,实际上总体上是比较安全的,均在人体安全承受范围,一般对人体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具体说来,进行一次CT检查辐射量约为10mSv,一次简单的胸部透视辐射剂量只有0.2mSv,胸片只有0.023mSv。

专家建议,一般医疗检查每年不超过20mSv比较安全,即便由于特殊病情多做几次检查,辐射剂量大一些,两权相害取其轻,也还是要做。据统计,因医疗检查辐射导致罹患癌症的几率为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无须过分担忧。

综上所述,辐射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时候是无害的。但这并不是说对防辐射就可以掉以轻心,在大自然出现异常现象和人为导致的辐射增加时,如太阳耀斑大爆发、臭氧层空洞、宇航员飞出大气层、核爆炸和核泄漏等事件,会导致伤害生物的电离辐射强度大大增加,这时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防护。

但说防核辐射必须以辐射剂量为依据,不谈剂量的核辐射讨论是不科学的。

时空通讯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理解支持。

来源: 时空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