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县是位于福建省东部海域的一个美丽的沿海县,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平潭县境内有名称的岛屿126个,岩礁702个。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使海岛自然拥有秀丽迷人的海域风光,博得古今文人墨客的吟咏赞叹。
这里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据考察,本县的水生动物有679种,其中海洋鱼类242种,海水虾、蟹类73种,贝类等海水软体动物有169种,漂游生物266种。
拥有如此丰富的水产资源,但这里“独领风骚”的却是紫菜养殖产业。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需要去实地调研一下。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三批命名的科技小院——福建平潭坛紫菜科技小院。
什么是坛紫菜?
坛紫菜是一种高经济价值的大型海洋藻类,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种绿色食品。
坛紫菜俗名叫紫菜、乌菜,属暖温带性种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可人工栽培的海藻,主要产区在浙江、福建和广东沿岸。
坛紫菜富含蛋白质、多糖和维生素,不但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 。坛紫菜味美价廉,资源丰富。其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品位极高的营养保健食品,素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科技小院师生开展海上壳孢子采苗技术服务 图片福建平潭坛紫菜科技小院提供
坛紫菜如何成为平潭支柱产业
平潭是我国紫菜的原产地和发祥地。这里紫菜的品质自古就远近闻名,也是紫菜养殖最早的地方。在《平潭县志》上就有记载:“宋时,紫菜充当贡品”。自从元朝起,紫菜便开始有了半人工养殖。
那“坛紫菜”是怎么得名的?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院士、藻类专家曾呈奎亲临平潭考察,把这一优良紫菜品种定名为“坛紫菜”,其中的“坛”字正是取自于平潭主岛海坛岛。
科技进步是坛紫菜产业的发展的支撑
回顾平潭县坛紫菜产业的发展,当地企业和养殖者最感激的是科技工作者的精心培育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支撑。
平潭县有个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场。这是一家平潭紫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去年荣获福建水产千亿产业链推广示范基地合作伙伴。
据高丽明董事长回忆,20世纪90年代末,平潭紫菜产业一度出现了盛极而衰。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但原种逐渐退化,腐烂现象日趋严重,且附苗率低,产业进入寒冬。
1999年,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场来了两名科技特派员,他们通过收集野生紫菜,培育出了受到养殖户和老百姓认可的“高良1号”。同年,“高良2号”也培育成功,由此打开了坛紫菜培育的新局面。
2002年,福建省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了坛紫菜的规模化养殖,而更多的科技工作者也来到平潭,给坛紫菜带来了更多活力。
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技术推广科科长刘燕飞正是其中一个。2011年她来到平潭后,希望通过公司的育苗基地培育推广更多坛紫菜新品种。也正因为有了刘燕飞的良种培育技术,坛紫菜的品种越发丰富,市场反响也越来越好。用高丽明的话说,在科技的影响与帮助下,坛紫菜如今真的做到了“坛”菜生辉。
科技小院让古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坛紫菜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小院支持密不可分。2021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福建省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科技小院 图片作者提供
这个小院联合了多家科研院校共建,包括平潭综合实验区科学技术协会、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福建农林大学、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渔技中心。小院的建立,让更多高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走进福建省平潭县水产良种实验有限公司,有更多的科研项目落地。
坛紫菜育苗场 图片作者提供
在平潭,科技小院入驻的专家、研究生围绕紫菜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坛紫菜优良品系的培育、种质创新及良种的示范养殖,他们在这里培育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
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服务活动、技术培训等,结合平潭坛紫菜产业情况,帮助解决产业急需的坛紫菜育苗与养殖的关键技术问题,带动农户生产,推动当地坛紫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他们日常的工作。
建立起坛紫菜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四位一体的服务“三农”和乡村产业振兴平台,是他们的工作目标。
通过这个平台,小院来了专家、教授给养殖户进行养殖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和教学。“坛紫菜浮动翻转式养殖技术”是主要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为了实现“简便操作、随时干露、抗浪稳定、方便采收”而逐渐改进的一种比较先进的养殖模式。
2021年,公司带动平潭县金井镇的华东村256户、建新村353户农户采用新技术进行养殖,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可达到坛紫菜苗种利用率提高10%以上,降低人工成本20%以上,节约人工费用约300元/天,节省采收时间1-3天,通过运用浮动翻转式养殖技术,能够方便机械收割,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平均节约生产成本约1000元/亩,利用新技术养殖出来的坛紫菜新品种口感更加细腻,品质有所提升。
坛紫菜新品系W28是由集美大学科研人员研发,于科技小院进行丝状体采苗、培育的坛紫菜良种。具有壳孢子放散量大、苗种好等特性。2022年在海上开展了该品系的示范养殖,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新良种培育和推广,为产业的发展提供的新的契机。
截至目前,福建平潭坛紫菜科技小院已有9名专家、8名研究生入驻。在他们的推广下,坛紫菜的良种得到了更好的运用与推广。福建平潭坛紫菜科技小院院长宋宇欣介绍,目前科技小院的工作更多是推广良种,还需要针对制约坛紫菜养殖产业发展的坛紫菜白斑病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让坛紫菜的种子资源更好被培育与复壮。
科普宣传栏 图片由作者提供
依托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小院的科技力量,平潭坛紫菜突破了原种不断退化的瓶颈,在传统产业中探索创新之路,产业正朝着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协同迈进,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作者:刘雅丹 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水产学会原秘书长助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
审核专家:代国庆 中国藻业协会秘书长
编辑:武玥彤 谢芸
来源: 光明三农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