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一词在中国出现很早,但发明以固体火药为发射剂,借反作用原理而自行飞行的火箭是在12世纪才出现的。

《三国志·魏略》记载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国的军队攻打陈仓,魏国守将郝昭用火箭逆射云梯,云梯发生燃烧,结果烧死云梯上的蜀兵。这是我国史籍上最早记载“火箭”一词,但这种火箭是纵火箭,即把易燃物绑在箭杆上点燃后射出去纵火,达到烧伤敌军的目的。

火药发明之后,火箭发展成“火药箭”,但当时的“火药箭”仍是一种纵火箭,只不过把过去绑缚在箭杆上的易燃物换作了火药包。火药箭在北宋得到广泛应用,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弓弩火药箭”与“火药鞭箭”两种纵火箭。这两种纵火箭均未使用火捻,发射时需要用烧红的烙锥扎入火药包引燃再发射。

作为现代火箭先声的反冲式火箭的出现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汴京流行的烟火杂戏有关,到南|大层需简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技袋采石之战中,宋军将利用反作用原理的军用火箭投入实战。这种火箭名叫“露房孢”,形象地说它就是一种大型的民间“二踢脚”,其构造和制造原理是:在纸筒下部装发射药,上面装爆药,两者以药线相连。点燃发射药后,纸筒下部喷出火焰和气流,产生反作用力,使装置升空。发射药尽后,引燃爆药,于是一声巨响,纸筒被炸开。爆炸可在空中、也可在水面上发生。因纸筒内含石灰,故爆炸后灰面四散。这种装置是放出石灰烟雾的原始火箭弹,即用火箭运载的炸弹。

火箭的西传与火药一样,是13世纪随着蒙古军队的西征经过阿拉伯而传到欧洲的。阿拉伯掌握反作用原理的火箭技术大约在1285-1300年间。

来源: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