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HD)相关性低血压是HD中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30%左右。

当HD患者发生低血压时,会导致透析治疗中断或时间减短,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注意处理好HD相关性低血压,改善患者预后。

透析中低血压的两种类型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可分为发作性低血压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前者定义为患者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或平均动脉压<100 mmHg,发生率为30%~40%;后者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 mmHg,发生率为5%~10%。

透析中低血压诱因

(1)容量相关性因素:超滤速度过快、设定的干体重过低、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盐浓度偏低。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营养不良及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用醋酸盐透析。

(3)伴发疾病:糖尿病、肝硬化、风湿病、血管炎及心血管疾病引起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缺血性心脏病等。

(4)其他原因:出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年龄大于65岁等。

防治措施

(1)准确评估干体重,限制HD前后血容量波动范围在最低程度。限制水、钠摄入量,使HD间期体重增长小于1 kg/d,或小于干体重的3%~5%,可以避免发生心力衰竭和HD低血压。若体重增长过多,可增加HD频率或HD时数,减少透析血流速度,以使除水准确,心功能稳定,逐渐除水达干体重。

(2)可调钠透析要及早观察到低血压前期临床表现,并做到有计划地除水。基于此,临床上采用可调钠透析及设置个体化的逐渐减小的超滤水方式,即钠超滤梯度透析法,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HD开始时的150~160 mol/L逐渐降低至HD结束时的140 mol/L,同时HD早期设置快速超滤使血容量减少8%(研究发现,血容量减少10%~15%时极易发生低血压),再行缓慢超滤除去余下的水分。

(3)临床上应尽可能应用碳酸氢盐透析。

(4)合理使用降压药,及时调整好降压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时间。必要时,在HD之前,整个透析日停用降压药物。

(5)通过低温透析尽可能避免透析患者的热应激。低温透析可以改善自主神经传出纤维的功能,同时降低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等,促进静脉回流,保证超滤除水顺利和血压稳定。

(6)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在HD前或HD中,应尽量避免进食和饮用含糖饮料。

(7)在HD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考虑与下肢肌肉松弛无力、顺应性过大和静脉淤滞有关,可加强下肢肌肉紧张性的练习,可能有助于其直立或坐立时保持静脉回流。

(8)纠正贫血改善营养。

(9)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10)透析前使用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口服米多君,可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来源: 医路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