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怡辉 注册营养师

审核:王军波 北京大学医学部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个新名词,即“短暂智能手机失明症”。这个新名词最初源于201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2个病例,其共同特征是患者单眼视力下降,且均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的数分钟内发生,1例在睡前,1例在醒后。2017年,又有1例这样的病例报道。不幸中的万幸,这3位短暂智能手机失明症患者均为生理性的单眼视力下降,失明症状短暂并可恢复。但我相信他们一定被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如今,大家出门即使不带钱包、手表,甚至钥匙都不会心慌,但唯独离开手机就会心慌。有多少人认真想过,我们的眼睛正在承受着多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手机屏幕发出的短波蓝光。

中学的物理课上大家都学过:自然界的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的,不同波长的光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颜色,例如,波长为605~700 nm的光,我们看到的是红光;波长为580~595 nm的光,我们看到的是黄光;波长为450~80 nm的光,为普通蓝光。波长范围在400~440 nm的则为短波蓝光。波长越短,光的能量就越高,穿透力越强。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于是人眼与蓝光“亲密接触”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发光二极管(简称“LED”)光源及各类以LED为发光源的电脑、手机、电视机屏幕等电子产品,其光源峰值光谱都是短波蓝光。现代生活已离不开这些电子产品,但它们对眼睛会造成各种伤害。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短波蓝光会给我们的眼睛带来哪些伤害?

1. 影响眼睛的生理发育 蓝光对眼睛的危害程度因年龄而异,年龄越小,伤害越大。小孩对蓝光更加敏感,接触蓝光后容易出现感觉细胞受损、视力减退及其他眼部疾病。

2. 更容易出现视疲劳,视物模糊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就进行过关于LED蓝光对人眼视觉疲劳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频蓝光导致受试者更易出现视觉疲劳。

3. 导致人眼黄斑变性 黄斑被破坏可引起视物变形,导致视力(特别是中心视力)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盲。

4. 在更早的年龄诱发白内障 导致白内障的主要原因与太阳光里的高频蓝光有关,以往白内障的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如今白内障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每天数小时盯着手机,蓝光对眼睛的辐射在数年中集中让眼睛承受了,如此透支,谁的眼睛能承受得起?

5. 影响睡眠质量:研究表明,蓝光会抑制褪黑素(保证高质量深度睡眠的关键激素)的分泌。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说自己睡眠不好,白天总是无精打采,工作效率不高,可是一到晚上就寝时间,就习惯性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床,在黑暗中闲聊、追剧、刷朋友圈等,长此以往,睡眠质量下降,失眠也会成为常态。

二、如何避免蓝光辐射对眼的伤害

2006—2013年,全球平均每年因蓝光辐射导致失明者超过60 000人。世界卫生组织(WHO)爱眼协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出关于蓝光辐射对人类潜在威胁的橙色预警。甚至有专家疾呼,如果再不关注蓝光对眼睛的损害,若干年后将出现更多的“眼睛问题”,其破坏性不亚于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压性等慢性病。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保护好眼睛,我们应该怎样做?

1. 避免长时间看手机 不要时刻低头看手机,工作看、吃饭看、走路看、如厕看、睡前看、睡醒看、白天看、夜晚看……不要让整个人生都被手机绑架了。

2. 佩戴专业眼镜 必须长时间看手机屏幕的时候,可以佩戴可阻挡蓝光的眼镜,或者给电子屏戴上“眼镜”——贴膜,阻挡蓝光的释放。但必须强调一点,蓝光不会被这些产品全部阻挡,故不可因此放纵自己,永远要牢记第一条建议。

3. 调低手机亮度 众所周知,亚洲人更喜欢“冷屏”。但颜色越冷,就意味着色素中蓝色的成分越高,更容易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可以将手机的色温调低,有利于保护我们脆弱的视网膜。当然,屏幕亮度也不宜调得过低,否则也伤眼睛。最好选择“自动调节手机亮度”。

4. 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 一定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一定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看手机!(重要的事情说3遍)

5. 学会给眼睛提供营养保护,提高自身修复能力

(1)含花青素的紫色蔬果:花青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损害眼部血管的自由基,维持正常细胞连接,改善眼部微循环,保持敏锐的视觉。

(2)含叶黄素、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的黄色、橙色、红色蔬果。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构成视网膜黄斑部的主要色素,它们能预防和改善因视网膜黄斑退化导致的视力下降,也能阻断紫外线、短波蓝光对眼睛的损害,如视疲劳、视物模糊、白内障、黄斑退化等,还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再生。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视紫红质的主要成分。如果身体缺乏维生素A就会导致视网膜对光不敏感,甚至出现夜盲症。

(3)补充DHA:DHA是构建视神经的主要原材料,补充DHA对维护良好的视力大有益处。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