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玉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审核:卢 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主任医师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很多人产生焦虑情绪。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现实目标的实现。而病理性的焦虑则让人感到恐慌与紧张,不能放松,会担心有坏的事情即将发生,使人坐卧不安、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胸闷、心慌、头晕、口干、恶心、吞咽梗阻感、多汗、乏力等多种躯体不适。

焦虑症属于中医神志病的范畴,相当于中医学的“郁病”“惊悸”“百合病”一类。中医学认为该病的产生主要由情志失调所致,正如《黄帝内经》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焦虑症的发生既与先天禀赋有关,也与情志刺激、饮食不节等后天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焦虑症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肺、肾、胆等多个脏腑,其病机与脏腑功能紊乱、气机郁滞、虚火躁扰心神、痰浊瘀血上蒙清窍等因素有关。

1. 针刺怎么治疗焦虑症?

中医治疗焦虑症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辨证施治,实证多以理气开郁为主,伴以活血、清热、化痰、祛湿等治法,虚证则多以健脾、养心、滋(柔)肝、补肾为主。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非药物治疗包括针刺治疗、推拿治疗、心理疏导等,其中针刺治疗是临床使用最广泛,也是起效最快的一种治疗。针刺常取风池、百会、印堂、神门、内关等具有调节神志的穴位为主穴,再根据辨证结果选穴。如为实证或加太冲、合谷以清肝泻火,或加丰隆、阴陵泉以涤痰清心;虚证则加五脏俞加膈俞补益五脏,加太冲等调气解郁。而电针是在针刺后连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以提高、维持针刺强度,增强得气感,在焦虑症的针刺治疗中常在百会、印堂连接电针,以增强发挥疏通经络、宁神除燥的作用。

针刺起效迅速,部分患者在针刺后当时就能感受到焦虑的缓解,觉得心胸舒畅。但是,单次针刺的效果可能不会维持太久,一般几天后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又回到焦虑状态。因此,在刚接受针刺治疗时,一般建议患者将针刺治疗的频率维持在每周2~3次,并且建议完整1个疗程(如30次)的治疗以巩固疗效。

2.哪些焦虑患者适合接受针刺治疗?

轻、中度的焦虑患者可以单纯接受中医针刺或者联合中药治疗,一般经过1~2个疗程的针刺治疗焦虑症状基本能得到控制,且复发率低。而对于伴有惊恐发作等焦虑较重的患者,根据病情酌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更好。以中药、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既可以增强临床疗效,迅速改善患者焦虑症状、生存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服用西药后的不适感,安全性高,患者获益更大。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 针刺为什么能治疗焦虑呢?

中医认为针刺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使人体阴阳平衡、形神统一,则焦虑自消。小小银针,不仅能够缓解头痛、胃痛、腹胀等焦虑相关的躯体症状,还能理气安神,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借助于现代医学研究中常用的集解剖、功能和影像于一体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监测脑功能的活动状况和神经网络的连接情况。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显示,针刺具有调节杏仁核、海马、皮层等与情绪及其疼痛等躯体症状相关脑区的兴奋性和功能连接的作用,从而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针刺通过调节焦虑患者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焦虑作用。

针刺治疗随着中医药的推广走进了各个级别的医院,患者可及性强。而对于怕针、不能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也通过自行按揉内关、劳宫、中冲、太冲等穴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情绪。而中医针刺在专业医生及其经验运用下,取穴、针刺力道、针刺深浅等都有不同,效果较自行取穴、自行按揉更为明显。

4. 针刺治疗安全吗?

针刺治疗起效不需要经过体内代谢,具有安全便捷、创伤小、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针刺进针时可能会为患者带来疼痛感、酸胀感、麻感,这些感觉被称为“得气”,又称“针感”,是针刺治疗中希望获得的效果,是安全的。当然如果针感太强引起不适,可以由医生通过调整针的深浅、角度等改善。

留针期间有的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疲乏、虚弱、紧张或酸胀感,这是正常的,但情绪过于紧张、焦虑可能会放大这些感觉。留针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汗出、惊恐、恶心、烦躁等晕针症状,通过迅速起针、平卧休息等处理后能迅速缓解,不会遗留其他问题。晕针的发生与患者过于紧张、疲劳、饥饿等因素有关,因此,为了保障针刺治疗的安全,在疲劳、饥饿、精神过度紧张、醉酒等状态下是避免针刺的,女性生理期、孕期针刺治疗也要充分评估后施针。

此外,在起针时还有可能发生针刺部位出血、皮肤青紫、鼓包等情况,这些都是针刺后的正常反应。针刺部位出血在按压后即刻就能止血,皮肤青紫、鼓包等状况也会很快自行消退,不会带来其他毒副作用。

总之,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焦虑症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对于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来说,了解焦虑症的发病原因,识别焦虑症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改善疑病、反复多科室就医行为,及时专科就诊接受专业治疗,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在日常生活中,焦虑症患者也可以通过穴位按压、腹部按摩、运动、食疗、心理成长等方法调整身心,最终早日走出焦虑症的困扰。

参考文献

[1]世界中医药联合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焦虑症(2020- 10-11). 世界中医药[J], 2021, 16(8): 1188-1191.

[2]倪雯沁, 陈月蓉, 徐赟赟, 等.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焦虑抑郁的中枢机制[J]. 针刺研究, 2022, 47(8): 728-733.

[3]张润琛, 李华南, 刘斯文, 等. 中医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 35(12): 3015-3018.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