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孩子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起来。作为家长,该怎样与孩子相处?现象学教育学理论给了我们不少启示。现象学教育学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和方式构建的教育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奥地利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回到事实本身”的哲学思想。现象学教育学认为,知识是一种动态过程,只有通过体验和理解才能能动地建构和形成。教育不是指向教育理论,而是指向教育本身。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机智有助于我们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时机和教育情境。

唤醒与孩子相处的敏感性

教育是一门与人相处的学问。教育机智和敏感性比教育的技术性更加重要。孩子们是生命带给我们的一件礼物。这件礼物的价值就在体验可能性。孩子们在不断成长,这让我们体验着生命,体验着生活的各种可能性。正是由于孩子们的存在,经常会强烈地提醒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就是我的生活吗?我应该这样度过光阴吗?
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老师和家长常常给孩子们起着榜样的作用。作为成年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向孩子展示着生活中各种具体的生活方式。孩子们学习着我们的手势,模仿着我们观察和做事的行为、对事物的反应方式,以及我们消磨时间的方式。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经常表现出颓废、堕落、麻木,那么我们的孩子也多半会成为牺牲品。德性教化比科学知识更为重要。唤醒我们对孩子的敏感性,尤其是家庭中无处不在的教育敏感性,影响着孩子未来积极、健康、自我负责又极富爱心的美好生活。

帮孩子保持思维活跃性

现象学教育学告诉我们,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应尽可能帮助孩子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孩子们一个简单的答案。“秋天到了,树叶为什么会变颜色?”“这是大自然运行的一种方式,说明树要休息了。”“秋天,落叶让世界变得更美了。”“在落叶中漫步,闻着落叶的味道,是多么美好的事啊”……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正在自我塑造和成长的人。同时,对生活世界保持关注,从生活现象开始,从日常生活中鲜活的生活体验开始,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孩子们常常会问我们:“那是什么呀?”孩子天生几乎对每个事物都感到好奇。孩子们提问“那是什么”不只是想知道一个简单的名字而已,而是想得到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好奇、去惊讶。提问题的孩子,其实在期待成人谈谈这个世界。在探究事物名称的亲子体验中,孩子们探究并形成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带着爱进入孩子的世界

范梅南告诉我们,教育机智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眼神触摸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挚爱或憎恨,温暖或冷淡,欣赏或轻视,关注或漠然。真正的教育需要全身心投入对孩子们世界的体验中去,而不是远离生活的形而上学的思辨。每一个教育情境的背后都隐藏着独一无二的教育价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小案例,都在告诉我们如何带着敏感、机智与爱进入孩子的世界。

我们看着孩子,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多是带着责任感去“看”,用自己全部身心去“看”。注意孩子一个害羞的表情,注意孩子一种情绪的流露,注意孩子某种期待的心情。对孩子偶尔的“错误”充满宽容,对孩子一时的进步给予有意义的赞赏,努力给孩子一种向上的激励和动力。有时候,我们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一个沉默都能感动孩子。教育机智有赖于我们感知和倾听孩子们的能力,是一种教育责任的担当。一脸严肃或者一脸冷漠,甚至“苦大仇深”,不是家长和老师应有的机智感。

跟孩子们在一起,他们教会我们心怀希望和保持开放。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做一个更好的学习者,因为孩子们也在向我们学习。随手摸摸头、鼓励的眼神、温暖的微笑、贴心的问候、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会让他铭记一生。而一味追逐知识,只能将我们和孩子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最终无所适从。教育是最自然、最贴近生活的。我们每一天都应反省自己,教育发生了吗?教育,就像一个个新的路标不断向前拓展;教育,需要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师)

来源: 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