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金祥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审核:郭彦祥 陕西省(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副主任医师

最近,急诊遇到这样一位患者:突发心慌、心悸、呼吸困难、伴胸前区不适,感觉自己的心脏不受控制,有一种濒死感。经心电图、心肌酶、胸部CT等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经多次确诊,原来是惊恐障碍!

那什么是惊恐障碍?有哪些症状?该如何确诊?又该如何治疗呢?想知道的话,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1.什么是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5~20分钟,伴濒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体验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惊恐障碍有哪些临床症状?

(1)惊恐发作:患者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甚至出现惊恐,此时患者伴有失控感、濒死感、大难临头感。患者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常还伴有出汗、胸闷、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头痛、头昏、四肢麻木和感觉异常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惊恐发作通常起病急,终止快,一般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但不久后可突然再发。发作期间患者始终意识清醒。

(2)预期焦虑:患者在发作后的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再次发作。

(3)回避行为:多数患者对再次发作有持续性的焦虑和关注,害怕发作产生不良后果,并出现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例如,当患者置身于某些可能会诱发惊恐发作的地方或处境,这些地方或处境使患者感到一旦惊恐发作,则不易逃生或找不到帮助,那么患者会回避这些处境。

3.如何诊断惊恐障碍?

以下症状可作为诊断惊恐障碍的依据。

(1)患者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

(2)在大约1个月内存在数次惊恐反复发作,且发作出现在没有客观危险的环境,患者没有焦虑症状,发作不局限于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情境。

(3)排除其他临床问题所导致的惊恐发作。

4.出现惊恐障碍该如何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目前主要是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1)药物治疗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治疗惊恐发作起效快。

2.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治疗惊恐障碍有效,特别是当惊恐障碍与抑郁障碍共病时,通常2~3周起效。

3.三环类抗抑郁药:如氯米帕明,治疗惊恐障碍有效,但建议小剂量开始服用,不可过量。

临床上通常采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患者症状最初改善会较快,5~6周后可逐渐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一般巩固和维持治疗期较长,至少1年。

(2)认知行为治疗

第一是让患者了解惊恐发作、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

第二是内感受性暴露,让患者暴露于自己害怕的处境,使患者注意这些感受,从而耐受并控制这些感受,不再出现惊恐发作。

第三是建立新的认知。

温馨提醒:惊恐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在治疗时患者应知道,惊恐发作是生理和心理障碍的结果,其躯体症状通常不会导致生命危险,通过科学治疗,惊恐发作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