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的一天,一位科学家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个冷藏室中意外地发现了六只被尘封了几十年的瓶子,而这些瓶子上均标有“天花”二字。没错,就是天花,一种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屠戮恶魔”的可怕病害。科学家的这一发现,使得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天花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
天花从初次登台到最终退场,前后历时三千多年。据保守估算,其造成的死亡人数不会低于三亿!人类最早有关天花的记录可追溯至古埃及,一具辞世于公元前1156年的法老尸身上便有疑似天花皮疹的迹象。在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清军入关时,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天花感染者众多。坊间传闻,清朝顺治皇帝便是因此而英年早逝的。其继任者康熙皇帝之所以能够在年仅八岁时便在残酷的皇位竞争中脱颖而出,也疑似与其染过天花并痊愈有关。毕竟,天花痊愈者已获得终身免疫,不会再因此而重演英年早逝的一幕,而这对皇权的巩固是至关重要的。
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
天花,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魔其实是由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引发的。起初,天花病毒可能仅是一种对人类没有什么威胁的家畜痘病毒,但经过长期的进化,其致病性发生了改变,成为了能置人于死地的可怕杀手。一方面,这可能与农业时期人们驯养动物并与之共同生活相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所致,就像现在中非地区的少数人会感染猴痘(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一样。
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
天花的可怕之处在于天花病毒惊人的繁殖能力和超强的传染性。即便是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预防接种仍被视作最为有效的天花防治策略。在古代,人们一旦被其感染,便唯有听天由命。天花病毒可在人体内潜伏7-17天,天花患者在感染的头一周,病毒多在体内隐秘活动,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的病症。第九天前后,病患开始出现头疼、高烧和疲乏等症状。潜伏期结束后,患者开始退烧,短时间内会感到病情好转。与此同时,脸部、手臂和腿部会相继出现红疹。随后,病灶开始化脓、结痂,第三至四周成为疥癣,然后慢慢剥落。
天花病毒可经空气传播,且传染异常快速。天花患者染病的头一周,唾液中病毒含量最高,传染力最强,直到结疤(剥离)天花病毒仍具传染致病能力。美国曾有一个案例,某地暴发的天花在数十天内便让上百万人染病,将之比作收割生命的死神也不为过。
天花病毒分作三类:小天花病毒、中天花病毒和大天花病毒。这三类病毒的传染方式与感染症状完全相同,差异主要在死亡率上。小天花病毒和中天花病毒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分别是1%和12%,而最为常见的大天花病毒(正痘病毒属病毒)尤为恐怖,可导致25%的患者死亡!
漫漫历史长河之中,天花夺走了无数人的性命。然而,顽强的人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反倒迎难而上。预防天花最早的方法源自我国,后于18世纪初期传入欧洲。据古代医书记载,“药王”孙思邈最早从天花患者口疮中取得脓液,并将之敷于健康者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了明代,开始盛行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此外,在人类“种痘防花”的过程中,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之名也一定要提。1796年,是他成功为一名八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使其获得了免疫保护,实现了天花预防接种的重大突破。时至今日,天花疫苗仍由牛痘病毒制成,它的抗原绝大部分与天花病毒相同,但危害性小,不会引发人体病患。
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
1979年,由于牛痘的广泛接种,迫害了人类三千年之久的天花终于被消灭了。为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地举行了庆祝典礼。同年,全世界的实验室协定销毁各自的天花病毒样本,仅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留存少量样本供医学研究之用(各国政府可保存不含天花病毒的疫苗)。
此外,现在除了少数涉及天花研究的科研和医护人员,以及特殊群体外,接种牛痘者也少了不少。世界上最后一名自然感染天花的患者出现在1977年非洲的索马里,而最后一位天花病患则是英国医学摄影师珍妮特·帕克(Janet Parker)。她于1978年在某一实验室内感染天花,为此实验室负责人亨利·贝德森(Henry Bedson)教授自杀而亡。
天花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既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更是对不懈努力的奖赏,人类的未来注定与美好和光明相伴。
-END-
*本文为《胖魔王的微生物阵地》(微信号:nldxhjwswx)首发,任何媒体转载时须保留《胖魔王的微生物阵地》名称及微信号。未经许可,严禁对包括标题在内的任何改动。
*文中图片大部分引自网络,如不慎侵权请告知。欢迎朋友们就内容进行斧正,一切为了更好的科普。
来源: 胖魔王的科普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