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沿海台风肆虐、内陆暴雨频发,我国不少地区接连遭遇暴雨甚至洪涝,房屋被冲毁,库房被淹,所有被洪水泡过的东西都成了“危险物品”,就连未开封的瓶装水都不能喝。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
明明是未开封的,
只是被水泡过而已,
擦擦、晾干怎么就不能喝了呢?

要知道,洪水经过工业设施、化工厂、矿山和水坝,重金属、石油碳氢化合物、多环芳烃和硫酸等有毒物质会进入水中;农业区的径流,可能携带化肥、除草剂和杀虫剂;高速公路、道路、桥梁和废料场产生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石油碳氢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也会随着水流扩散。

当洪水流经以上暴露污染源时,可能会冲坏污染源使得污染物进入水中,并进一步随洪水活动造成周边地区土壤、水质等进一步恶化,接触含有污染物的洪水也给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除了含有化学物质,洪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病菌。2004年孟加拉国遭受洪水后,出现腹泻症状病例超17000例,均被检出霍乱弧菌和产毒性大肠杆菌。

2001~2003年印度尼西亚一项关于小隐孢子虫(经水传播的寄生虫)的感染风险因素评估研究中发现,相比对照组,案例病患中接触过洪水者得病几率是其他病例的4倍以上。

199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杂志》就刊登过一篇关于洪灾后的环境污染情况的研究。研究对5家农户的受灾居室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分别以墙壁、家具、地面为检测样本,结果在样本上检测出的细菌总数高达每平方厘米750000~310000000,其中有2份样本中分别检出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均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示:洪水接触过的一切食物都应该放弃。之前不少实验,将未开封的饮料放入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打开发现,瓶口螺纹处有被墨水污染的痕迹,被称为**“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又称毛细管作用),是指液体在细管状物体内侧,由于内聚力与附着力的差异,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或下降的现象。当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缝隙越细,液体上升越高。

市场销售的食物和饮料包装按其防水性可分为防水容器和不防水容器两类,前者包括全金属材料罐、蒸煮袋等密封性良好的包装方式,多用于储存海鲜等食物;后者则包括带有螺旋盖、按扣盖、拉盖和卷边盖等瓶口类型的容器。

可乐、雪碧、冰红茶……我们最常见的饮料包装几乎都是PET塑料饮料瓶,PET塑料瓶的封口工艺,是可重复密封的带螺纹瓶口。

研究表明,PET瓶的螺纹密封形式仅限于瓶口位置,无法保证瓶口和瓶盖之间螺纹结构的密封情况,而诸如被污染的水、空气等储存或运输过程的不良环境,会导致瓶口螺纹的污染,在瓶口外螺纹处和瓶盖内螺纹处出现液体滞留、发霉等现象。

此外,洪水或暴雨过程中,被冲走的饮料瓶如遭到撞击或者浸泡后,瓶身可能会变形,外界微生物则很容易进入瓶中。因此,即便是以降温为目的,将瓶装饮料浸泡在冰水中,也有一定几率造成瓶口污染,遑论含有大量泥沙和污染物的洪水。

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洪水泡过的饮料千万不能喝。那么,如何能喝到安全的水呢?答案是可以将自来水烧开后饮用,且为保证安全,刷牙、洗手、洗脸、洗碗碟、洗食物等,皆需在自来水烧开后才可使用。如果在家中没有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又遇到水、电、气中断的情况,可以选择干净器皿储存雨水(虽然雨水也存在一定污染问题,但比洪水强很多)过滤、烧开后再饮用或使用

身处受灾地区的朋友要做好自我防护,皮肤被雨水浸泡后要淋浴清洗,不要泡澡;必须涉水时要穿上防水雨靴和手套,避免长时间将手脚等部位浸泡在水中,涉水离开后第一时间擦干身体,检查自己是否有伤口,如果有伤口,要先清理伤口(可以用生理盐水、瓶装水或煮沸过的凉水),然后进行消毒包扎,必要时去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来源: 上海科协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